大久保利通,明治时代官吏,1830—1878年在世。
天保元年(1830)8月10日生于萨摩藩鹿儿岛下加治屋町的一个下级武土家庭。幼名正袈裟,后改名为利通。父亲大久保利世是个开明藩士,大久保利通自幼就受他的影响。16岁时(1845)担任藩记录所的助理。1849年因藩主的继承人问题造成两派——拥立藩主岛津齐兴侧室生的久光的一派和拥立正妻生的齐彬的一派对立。因其父所参加的齐彬派失势被流放,大久保利通也被免职。此时他和西乡隆盛、有马新七等志士往来,组成“精忠帮”,共论国家大事。
后来齐彬为藩主,大久保也复职。由于他在藩政改革中有成绩,被任命为藩记录所书记,后升为步兵总督。齐彬死后其弟久光任藩主,大久保受到久光的信任,被任命为勘定方小头,后升为小纳户,和小松带刀等人掌握萨摩藩政大权,并跟从久光进京,积极过问中央政局。
庆应二年(1868)4月第二次征讨长州藩时,萨摩藩拒绝出兵。为推进倒幕工作,大久保和西乡隆盛一起在朝廷、幕府、诸藩之间进行活动。1868年1月3日“王政复古”政变成功,大久保担任新政府参与。
明治四年(1871)6月任大藏卿。11月随从岩仓具视全权大使赴欧美考察。1973年5月回国就任参议,11月兼任内务卿,努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建立起大久保利通政权。
1874年2月出京镇压佐贺之乱,4月平定回京。8月担任全权辩理大臣,到中国和清政府谈判台湾问题,逼迫清政府交付50万两赔款。
1876年镇压熊本敬神党之乱、秋月和获之乱。1877年镇压西乡隆盛的叛乱。同年授予勋一等旭大授章,叙正三位,和西乡隆盛、木户孝允合称“明治维新三杰”。
明治维新以后,大久保利通挤身于政权中枢。他为了巩固新政府,决定削除地方势力。1869年至1871年,新政府实行了版籍奉还和废藩置县两大政策,基本上铲除了封建诸侯割据势力。与此同时,以岩仓为特命全权大使,自己为副使赴欧美考察。在德国,大久保对德国首相悴斯麦佩服得五体投地,决定回国按照德国模式经营国家。
正当大久保在欧美访问的时候,国内以西乡隆盛为首的留守政府主张侵略朝鲜,以转移士族对政府的不满。大久保得到这个消息立即回国,主张积极改革内政,暂缓侵略朝鲜。于是以大久保为首的内治优先派与以西乡为首的征韩派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结果征韩派彻底失败,内治优先派掌握了领导权。这场政治斗争,史称“明治六年的十月政变”。从此以后,以三条实美为太政大臣、岩仓具视为右大臣、大久保为内务卿的专制政治体制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