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还喜欢储蓄,银行内有丰富的资金,通过银行的间接金融,使公司获得的资金。加上当时石油价格低廉,能够大量利用廉价石油发展重化学工业。这样,就形成了“投资产生投资”的景气循环。
不同于现在一些公共工程常被批评为毫无意义的浪费,在当时的日本,由于缺少资金,基础设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进行建设,各个项目的生产率受到严格审查,不允许浪费,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优先顺序。
在所得倍增计划时代,当时日本的实际经济增长率高达8%至11%,但是消费者物价在整个60年代年平均增长5.8%,相对很低。经济增长超过了通胀,国民切实感觉到生活变富裕了。
核心提示: 1990年日本大藏省(现财务省)发出了“关于限制土地相关融资”的通知,同时,银行要报告所有公司的贷款实际情况,以此来限制资金流入不动产业。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蓝建中 发自东京
大多数人还对日本上世纪的泡沫经济记忆犹新。1986年12月至1991年2月,连续51个月,以股票和不动产为主的资产,过度暴涨。一项推算显示,在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东京的“山手线”(东京市内最主要的地铁环线)内约65平方公里的土地价格,能够将美国全部国土买下来。
“由于日本是市场经济国家,所以几乎没有采取行政手段的空间,能够采取的只有金融手段(利息、控制资金投放量等)。”由华侨创办的中国通讯社营业部长姜德春如是指出。
1990年日本大藏省(现财务省)发出了“关于限制土地相关融资”的通知,要求日本国内的银行将针对不动产的融资的增长率控制在总贷款增长率之下,也就是遏制用于购买不动产的贷款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