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历史长河 > 史海钩沉 > 正文 >

河南老人忆1942大饥荒落泪:饥饿是最清晰的画面

2014-06-05 16:41:25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1942年河南大饥荒,70年后的今天,电影《温故1942》的拍摄激活了人们对那场大灾难的记忆。许多老人仍可以回忆起他们在当时所遭受的苦楚,一位老人在提起这段往事时称,当时饥饿是最清晰的画面。

灾患频繁的根本原因在于生态的恶化,一直到唐朝前期,黄河中下游仍是湖泊密布、河流交叉的水乡景象,以洛阳为例,在那时处处都是一片“阡陌逶迤,竹树相映”的景象,但从唐中叶起,由于黄河中游的森林被大肆砍伐,垦殖区进一步拓展,导致黄土高原失去了森林保护,水土流失加快,黄河携带的泥沙在下游大量堆积形成,带来了决溢现象的频繁出现。近代,黄河中下游地理环境的恶化持续加剧,1937年时,河南的森林覆盖率仅为0.6%,仅及历史时期高峰值的百分之一。

中原地带环境恶化的后果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位移至长江流域和大运河沿线,中原遂成为一片“失落的世界”。汉唐时代本是最发达的农业区、最富饶的鱼米之乡的黄河中下游,在近代成为最为穷困落后的重灾区。

清末,当寻访者来到中原时,他们看到的是一片残破的山河。1893年,日本艺术家冈仓天心游历中国,到中原做美术调查,在洛阳,他于黄昏时分登上邙山,心中想的是古人“山上唯闻松柏声”的诗句,然而,“今则连松柏也毫无踪迹,唯独只见荒芜的小山峦”。对此,冈仓天心极为感慨:“古洛阳的遗迹,已久经山河的沧桑变迁,昔日的光景全然无影无踪……”“除却英雄美人墓,中原毕竟是荒原。”

如果说,令艺术家惋惜的是文化的流散,那么,其他人则看到了这种变迁对当地居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1910年,美国社会学者E·A·罗斯来到黄河沿线考察时感慨到:“树林消失以后,很多美的资源、诗的源泉和激情都干枯了,生活变成了累赘的、可怜的种植粮食、消耗粮食这种周而复始的无味东西。”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