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重要的事实是,国际话语权并不掌握在我们的手里。中国是“什么样”,大体上由西方说了算。但中国“怎么做”,总体上我们自己说了算。对这个关键性差别,我们必须十分清楚。我们用不着对外界的看法太较劲,但决不能让外界拥有对我们行动的指挥权。
中国迟早会成为世界经济总量第一的,而且那个时间点从历史长河的角度看,不会很远。在这个不可避免的进程中,外界议论纷纷对我们应属最小的压力,我们最需要认真考虑的,是伴随这个进程的实际亚太地缘政治演变。为了尽可能扩大这种演变的正效果,我们现在就需要有政治远见,有能够跳出眼前得失的战略胸怀和智慧。
对中国有可能成为“总量第一”的预测,在中国国内也是双刃剑。它能一定程度上增强中国社会的信心,但也会加大民众福利要求的压力。国家物质强大同社会团结和稳定的关系,是难以捉摸的。如何让中国未来“冲刺”的过程不断聚集全社会的正能量,而不是让它激发社会所有阶层的各种不满和委屈,这恐怕是对中国究竟有无资格登上世界之巅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