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时政要闻 > 点评中国 > 正文 >

毁了临时工再损“志愿者”

2014-06-11 17:32:20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昨天不幸躺枪的是一个高尚的名词——志愿者。它像曾经代表底层与辛劳的“临时工”这个名词一样,依然倒在了我威猛的城管队员枪口。

  2元钱可能穷不倒侯队长,但这种颠覆性的角色转换,却是侯队长心中这顶大盖帽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或许在侯队长看来,梁宗仁有眼不识的泰山,不一定是自己的名字,也不一定是副中队长的职务,而是这身威猛的城管制服。这身制服,代表着对他人行使权力的势如破竹与不可商量,却绝不表示自己可以等同于普通老百姓,可以施以别人的伸手。

  闹出人命后不代表城管纯洁队伍形象的志愿者侯飞甫,在闹出人命之前,是将供他吃穿、养他家小的城管身份,看得比什么都重的。所有在执法一线挺身而出、最后弄出民众伤亡的城管临时工,无不是城管身份的忠实为荣者。他们在这身制服的威严中陶醉、在这支队伍的勇猛中生威。他们向被执法的民众每出一拳,都意味着向正式编制迈进了一步。他们最后成为凶手并被自己忠诚的机构认定为临时工或者志愿者,其实是一场法治闹剧中的两个、或者多个悲剧人物之一。

  各地层出不尽的城管队伍中的临时暴力执法,没有一场暴力真正属于临时工的个体暴力犯罪行为。它出现在临时工或者志愿者身上,却个个戴着城管执法这顶大盖帽。他们捅向民众的拳头,臂臂连着城管这个威猛的身躯。他们的暴力既不是个体也不是个案,他们只代表这支队伍。

  巴中城管官方再怎么玩“志愿者”概念,都脱不掉他们与城管的关系、与领导和管理的责任。民众这次只是没想到城管推责换名称而已,这并不表示他们真傻。

  莫使城管成为社会的痛

  看得见的城管事件——

  近几年,城管事件似乎总是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只要是城管事件,一旦发生,便会引起社会的一阵“骚动”。城管事件的典型案例比比皆是——4月19日上午,浙江省苍南县灵溪镇千名市民围攻城管,至5名城管队员受伤,其中两人休克。五一刚过,一城管将小贩压在花丛中,抡拳暴打,情绪激动,并不准围观群众拍摄的视频又呈现在了公众的视野之中。

  说得清的城管工作——

  城管这一职业角色出现在大众视野圈多因形形色色的打人事件。那么,城管到底是怎样的一种职业呢?

  城管的前身隶属建设系统,机关改革后分列设为城管局,它的职责所在是从事市容市貌的监督管理,维护城市的正常秩序。这个部门工作的对象以商贩为主,打交道的人群可以说是社会最低层的民众。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