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历史长河 > 历史人物 > 正文 >

曾国藩平生最理智的一个决定

2015-02-20 20:17:47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 观曾国藩一生,其为官之道可称大智慧。其核心,就是韬光养晦、深知急流勇退的道理。梁启超先生曾有一句话,评价曾国藩:“文正深守知止知足之戒,常以急流勇退为心”。十


曾国藩的预感是对的。

 

湘军克南京,朝野表面弹冠相庆,私底下,针对曾国藩的动作多起来了。“尾大不掉”的道理,慈禧当然是知道的。同治四年(1865年)春,起居注官蔡寿祺连上两道奏折,弹劾曾国藩等湘系人物以及恭亲王奕。蔡寿祺历数曾国藩等人“破坏纲纪”等八条“罪状”,应该“择其极恶者立予逮问,置之于法”。慈禧太后很有心计,她不去碰曾国藩,恐生剧变,而是革去了恭亲王奕的议政王及总理衙门差使。这就叫敲山震虎。此外,朝廷之上,也有人主张严厉追究幼天王下落、及太平军将领李秀成之死。李秀成从被捕到被曾国藩处死,只有短短16天。这样一个重要的人犯,按常规当然是要递解进京的。况且,李秀成已写下洋洋五万言供词,“心悔莫及”,有“乞降求抚之意”。曾国藩竟然还是将其杀了。其原因是简单的。曾国藩生怕李秀成进京,说出湘军在南京纵兵抢掠之劣迹。

曾国藩是一位熟读四书五经之人。功高招忌,狡兔死、走狗烹。道理人人知道。但是,真正能把握其关键者,少之又少。史书上多少权臣,都因为不懂得功成身退而最终身败名裂。曾国藩在家丁忧之时曾研读《道德经》,并在该书扉页上写过八个字:“大柔非柔,至刚无刚。”他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他还曾经写下不少对联,以明心志。比如:“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情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等等。他也感叹:“功名之地,自古难居”,“人又何必占天下之第一美名裁?”“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

因此,功成名就的曾国藩,此时毅然选择了急流勇退。他进南京之后,立即办了三件事。一是盖贡院提拔江南人士;二是建造南京旗兵营房,请八旗兵南来驻防;三是裁撤数万湘军。他上折给清廷说,湘军打仗的时间很长了,且“无昔日之生气”,奏请裁汰遣散。曾国藩的意思是清楚的:本人无意拥军。同时,曾国藩在奏折中对他个人去留也只字不提。他深知,此时无论进退,都会产生各方猜忌。但是,他却替他的弟弟曾国荃“专折”奏请开缺回籍养病,朝廷立即“恩准”了。曾国荃急功贪财,恶名远扬。对这个弟弟,曾国藩最不放心。他曾对曾国荃说:“古来成大功大名者,恒有多少风波,多少灾难,谈何容易?愿与弟兢兢业业,各怀临深履薄之惧,以冀免于大戾。”《曾文正公家书·致沅弟季弟》。他还说:“弟若不知自爱,懊怒不已,剥丧元气,则真太愚矣!”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