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日本政府于1月24日费劲地解释:“翻译将安倍发言译为英语时,补充说明称现在的中日关系和一战前的英德关系正处于类似状况。但安倍本人没说中日关系类似一战前英德关系。”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也为之辩解:“外国媒体误解了‘首相的观点’,安倍首相从不认为日中存在交战的可能。”
不管说了没说,说了什么,安倍晋三近来公然参拜靖国神社、公然美化和否认侵略历史的行径,本身就表明日本企图否定二战成果和国际秩序。
在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华日本学会常务理事冯玮看来,中日开战论,很大程度上是安倍晋三存心在找麻烦。“1914年,最原始的导弹‘V2飞弹’还没有问世,现在中国有二炮部队,有精确制导的各型号导弹。日本很清楚,中国导弹覆盖日本全境。日本敢开战?”
知名军事评论员、解放军前总参谋部上校岳刚对安倍达沃斯讲话亦相当不屑。岳刚说:“安倍称中日间不要重演一战前的英德关系,吓唬中国更显底虚!”岳刚认为,中国下大棋不能用散力,要在拓展自己的伸展空间时,兼顾与美国的博弈。言下之意,对日关系这步棋怎么走,关键要看中美关系如何。
中国社科院海疆问题专家王晓鹏对《新民周刊》更是如此表示:“中日再现120年前的战争态势,本身就是个伪命题。现在的形势,和那时候完全没有可比性。当年的中日冲突,就是单纯的中日冲突,即使有之后的三国干涉还辽,与今日的国际背景也不具可比性。如今中日关系的背后,是中美关系。 ”
果不其然。2月7日,美国国务卿克里在华盛顿会晤日本外相岸田文雄时,宣称《日美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克里甚至放言:“美国既不承认,也不接受中国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美国无意改变在这个地区的运作。”安倍在岸田访美前已对美做雌伏状,称:“日中关系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事实上日中两国绝不能发生冲突。”
早在今年1月1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头版刊登了署名为国际问题专家思楚的文章《日本是美国的“资产”还是“包袱”?》。文中写道:“说到底,中美同为二战战胜国,在防止日本重走军国主义老路这个问题上有重要利益交集,很多事可以一起做。日本好比一个假释犯,美国、中国和所有二战受害国都是假释官。” 文章结尾态度之强硬,也不得不提——
“当然,如果美国对日本不想管、不愿管、不能管,也不要紧。今天的世界早已不是甲午战争的年代,中国和世界上其他爱好和平、主持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锁住日本军国主义这个‘午夜凶灵’。”
美日关系也绝非铁板一块,克里之所以在访华前公然力挺日本,有媒体分析:“钓鱼岛就是美国的摇钱树,美国的目的就是让钓鱼岛永远成为争议地区。现在在钓鱼岛问题上,美国出于自身战略考量,必须支持日本,而日本也在利用美国。原因就在于美国知道中日一战日本必败。假如钓鱼岛之战中国必败的话,美国绝对会支持中国,美国在玩平衡。”
日本首相安倍对目前的国际局势其实是了然于胸的——不管自卫队舰只如何先进,战力如何强大,也不论其购自美国被拆除了进攻性装备的战机如何迅疾而性能优良,如今的太平洋,还轮不到日本指点江山睥睨空海。安倍舞剑,意在修宪,而修宪,意味着安倍梦中的“日本国防军”之诞生。
如今的安倍政权重提一战,又要突破二战体制,冯玮觉得安倍是自己在给自己挖坑,会让世人看清他的本质。一众日本教授普遍认为等“安倍经济学”的劲儿过去以后,势必会加速修宪步伐。这是否意味着战争还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