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奥巴马成行之前,诸多媒体一致对美国总统奥巴马是否会应安倍要求将钓鱼岛协防事宜写入《美日联合声明》,一致发表了不看好的分析,更有甚者,一些媒体一厢情愿的将奥巴马出访日本的“三不政策”理解为对安倍要求的委婉拒绝。
事实上我们都错了!
奥巴马在日本以美国总统身份的表态,貌似扇了中国一耳光,奥巴马尽管无奈,却毫无疑问的让中国感到恼羞成怒。
然而,有一个小插曲却让本应该欣喜若狂的安倍感到不踏实。因为日本政府早在1个月之前,就与美国政府商议,借奥巴马访日之际,日美两国发表一份联合公报。后来美方认为,联合公报份量太重,建议改为“共同声明”。
我们必须看到的是,在国际外交的舞台上,每一个字都需要斟酌,所以不要小看美国对“声明”这一个词的改变。
当然,谁也无意将此作为中国应该获得安慰的一个借口。但是在事实上,当有记者问及“中国若对钓鱼岛采取军事行动,美军是否会直接参与”的提问时,奥巴马苦涩地笑了笑,表示:“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我恐怕无法回答。而且,这种苦涩的后面,还有奥巴马另一个暗藏伏笔的解释,“并不是所有的武力冲突,都需要美军参与。”
需要注意到,当记者所问的,是指“当中国对钓鱼岛遇到采取军事行动时”,这毫无疑问是说,记者言下之意中国的军事行动是主动的军事行为!
或者,中国并不想就这一句非声明公文的话而给自己找一个台阶下,但这句话倒是很有可能成为美国的台阶。并且,从美国将公报改为声明就已经预留了对日本翻盘的台阶。
不难看到,奥巴马日本之行中,安倍梦寐以求的希望和目的是达到了,并且如愿以偿的被写进了《美日联合声明》中。而奥巴马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及“并不是所有的武力冲突,都需要美军参与。”
尽管可以看成是警告日本和安慰中国,但这段话并非公文性的条文,却是对中国一个正式的安慰,无论这个态度背后,是否隐藏有提醒安倍:尽管协防钓鱼岛被写进了声明,但美国是否真的出兵,还是一大悬念,你安倍不要有恃无恐,高兴的太早,这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