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巡01”号船更是成为《纽约时报》批评的对象。文章称,中国船声称侦测到水下信号后,带有高精密度听音设备的英国船只被派往相关区域。“几天后,英国船只悄悄地撤出了该区域,被派遣协助另外一艘听到4组信号的澳大利亚船只。有官员称,这一延迟可能使得搜救工作难以记录更多的信号”。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战略政策专家威利-林说,中国精密设备的缺乏令人吃惊。“尽管外界经常炒作中国建设先进军队,但他们似乎在此次行动中并没有展示出什么。”报道称,在采访中,马来西亚一名高级政府官员在提及中方搜寻工作时变得激动起来。他带有讽刺意味地说:“真是帮忙,难道不是吗?”分析人士表示,“如果中国没有批评马来西亚对搜寻工作的处理,国际上对于中国失误的反响不会这么负面。数周以来,中国政府和中国官方媒体批评马来西亚政府,要求获得更多的透明度。”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郁志荣1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纽约时报》的指责毫无根据,最初是马航方面发布的信息将搜救地点引向南海,与中国卫星发现碎片没有关系。在这种海上大面积搜寻工作中,本身就存在各种可能。在很多疑问尚未解开的时候,就说中国的行动耽误了搜救进度,这是极不负责任的。郁志荣说,中国的一些装备和仪器可能和西方国家确实有差距,这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中国正在弥合这一差距。中国已经尽自己所能,与其他国家联合展开搜寻。在目前花费的搜索成本方面,中国应该占了一大半。在搜索尚无定论的时候,西方媒体和一些人士如此指责中国,挑拨中国与马来西亚的关系,很明显是别有用心。
在马航搜救的前线澳大利亚珀斯,澳联合协调中心负责人休斯顿多次对中国的搜寻工作表示感谢,并要求媒体将精力放在搜索进展上,不要说三道四。14日,他再次表示,他对此次搜寻行动中高质量的国际合作印象深刻,并代表澳大利亚政府感谢中国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目前投入搜寻的各国仍继续在海上和空中搜寻,没有任何国家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