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军林秘史 > 正文 >

盘点:令侵华日军闻风丧胆的抗日名将

2014-06-07 16:26:09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日军侵华期间,他们不畏生死,杀敌雪耻、百般血战、锻造刚军、血洒疆场、扬我国威、勇敢参加重大正面战役,转战大江南北,以澎湃的卫国情操,灵便的战术运用,为祖国立下赫赫战果,让

从小立志 20岁武装救国

在密云县党史办公室里,副主任林振洪给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传奇的白乙化。“他人长得很帅气,年纪轻轻,满脸的络腮胡子。7岁入学,10岁能诗,19岁入党,战功赫赫,人称‘小白龙’,这是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名号。”

在民间各种的传说中,白乙化的丰功伟绩或多或少也被神话了,“就是因为他造福密云,所以密云人民永远记着他的好。”林振洪告诉记者,白乙化,字野鹤,满族人,1911年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县石场峪村。中学读书期间,因带头组织罢课反对校长任意上涨学费、开除进步师生,曾被学校给予记过处分。后又带领同学“抵制日货”,参加“不买洋货要买国货”的爱国宣传活动。“从小就有一颗爱国之心,也颇显其领导风范。”

1928年中学毕业后,白乙化立志武装救国,考入沈阳东北军教导队,不久升入东北讲武堂步兵本科。1929年,因不满军阀混战,离开讲武堂到北平入弘达中学补习,同年秋考入北平中国大学。在大学读书期间,阅读了《共产党宣言》等大量进步书刊,1930年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三省沦陷。白乙化满怀激愤,向校方提出抗战申请,其中写道:“大敌当前,还能有心求学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吾当先去杀敌,再来求学。如能战死在抗战杀敌的战场上,余愿得偿矣!”这也标志着他军旅生涯的起步。

1931年秋后,白乙化只身返回辽阳,组织起“抗日义勇军”,任司令,号称“平东洋”。他率领这支抗日队伍转战于辽西、热东,在鸽子洞、沟帮子火车站、凌源镇等地给日伪军以有力的打击,队伍也迅速扩展到3000余人。“小白龙”——这个义勇军战士送给白乙化的绰号从此流传开来。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