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渡海船只的筹措是个大问题。大兵团渡海攻台作战,仅靠海军运输船只是远远不够的,陆军还要依靠自身解决部队渡海船只问题,解决“过得去”的问题。1950年1月,粟裕在一次报告中计算,攻台作战以50万人计,所有人员及车马、武器、粮弹等一切准备,重约13。54万吨,以每人0。6平方米计,约需船只载重量76万吨,需吨位千吨以上的船只575艘。第一梯队如以6万人(突击队)计,另需登陆艇2000只。这样大量的船只在短期内是难以解决的。
正当粟裕在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领导下积极准备攻台作战的时候,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一直视台湾为其保护地,于半年前慑于中国人民革命的威力宣布放弃台湾的美国,立即又借机出兵台湾,并把对朝鲜的侵略战争扩大到了中朝边境。两天之后,一个最让毛泽东担心的局面出现了。美国总统杜鲁门于6月27日悍然宣布台湾未来地位尚未确定,命令美第七舰队阻止任何对台湾的进攻,确保台湾及台湾海峡的“中立化”,防止战争蔓延。在此情况下,中央和毛泽东都认识到,目前自己没有与美国现代化海空军进行海上较量的可能,形势的变化给攻打台湾增加了国难,只好把“打台湾的时间往后推延”。考虑到在经济建设中举足轻重的东北的安全和整个国家的安全,毛泽东果断决策,暂停台湾战役计划,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三年后,朝鲜战争结束,但时过境迁,武装解放台湾的某些条件已不复存在。随后,出现了某些有利于和平统一的因素,中共中央、毛泽东适时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因而,当年所筹划的台湾战役方案便只能束之高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