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时任中共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治委员的刘少奇
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刘少奇奉党中央、毛泽东之命,于1940年10月31日到1942年3月19日在苏北盐阜区领导敌后抗日斗争,留下了许多生动的故事。
招兵买马好
抗日战争爆发后,苏北盐阜区的城镇先后被日军占领,建立了日伪政权。而日军未占领的地区,又被国民党军队所控制,存在着国民党的旧政权。少数地方政权则在土匪的控制之下。当时,由黄克诚率领南下的八路军第五纵队与陈毅率领北上的新四军,在盐城以南的白驹狮子口会师,因新四军、八路军是新来乍到,人民了解不多,尤其是一些地主、商人,受国民党反共宣传的影响,顾虑颇多。
此时,新四军和八路军面临两大难题:一是给养没有来源,冬天已到,指战员们还是单衣薄被;二是扩军难,青年人不敢投军。
1940年12月的一天上午,凛冽的寒风像刀子一样扎着人们的面孔。驻扎在盐城西北乡湖垛镇的八路军苏鲁豫支队三团正在开会,突接旅部来电通知,说有位名叫胡服(刘少奇的化名)的首长要经过湖垛。团领导当即决定,派出警卫连前去接应。
在建湖同阜宁交界的嘎粮河边,警卫连与刘少奇带领的100余人接上了头。刘少奇穿着灰色土军装,圆口布鞋,肩挎着文件包,装束非常朴素。长期的斗争生活,使刘少奇脸上显得很消瘦,然而目光炯炯有神,他和蔼地望着一个个同志,亲切地询问大家的生活、工作情况。当他了解到同志们度过了一段艰苦的岁月,并且在对敌斗争中取得很大成绩之后,满意地点了点头,说:“同志们辛苦了。”
到达湖垛镇,已是中饭时间,三团领导见刘少奇连日来行军很辛苦,多做了几道菜,又买了一点洪桥酒店做的土酒招待他,刘少奇一见就批评起来,用和善的语调说:“革命队伍里当官的,要同战士同甘共苦,千万不能搞突出,那样会脱离群众,会使部队丧失战斗力。”在他的指示下,多做的几道菜,全端去送给其他战士吃,他同警卫战士一起吃杂粮。饭后,他没顾上休息,就去走访当地干部,调查地方的对敌斗争、民主政权建设情况,还访问战士,了解部队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