嘱托重任
再过三个五年计划或多一些时间,就能超过英国
毛主席说,真正的社会主义革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功的。也许你们认为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很了不起。可是要知道,我们中国是个大国,又是个小国。在政治上和人口上是大国,但在经济上是小国。我们现在生产力还很低,钢产量还比不上一个小国比利时呢!你们大概不高兴吧?(台下答:“不高兴!”)但又有什么可以不高兴的呢?比不上就是比不上。苏联提出15年内要赶上美国。英共总书记波立特同志告诉我,15年后英国钢产能力为3000万吨。我国现在钢产量只有520万吨。那么,再过三个五年计划或多一些时间,就能超过英国。不过,按人均水平就不行了,因为我国人口比英国多二十倍。这个责任就落在你们身上了, 你们重任在肩啊!
毛主席说,我也有个五年计划,再活五年,如能活十五年就心满意足了(台下高呼“毛主席万岁!”),能超额完成计划当然更好。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也是自然辩证法。要是孔夫子现在还不死,两千多年前的人还活着,那还成什么世界?所以,开始我就和你们说了,世界是你们的,我再说一遍,祝贺你们,世界是属于你们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毛主席在讲话中还介绍了国际形势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问题,阐述了“东风压倒西风”和“中间地带”的思想。
毛主席在主会场讲了一个半小时。随后他又到分会场,见了在那里等候的几百名同学。在那里他讲了三句话:第一,青年人既要勇敢,又要谦虚;第二,祝你们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第三,要和苏联朋友亲密团结。
视察宿舍
“这些年轻娃娃学成之后,会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毛主席讲完话后,还视察了莫斯科大学经济系女留学生的宿舍,和住在这里的同学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交谈涉及她们的籍贯、父辈等有关情况。毛主席得知坐在身旁的沈宁同学的父亲叫沈端先(夏衍的原名)时,高兴地笑起来:“是沈端先啊,他还有这么一个漂亮的女儿呐!”惹得大家都笑了起来。毛主席还询问了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鼓励道:“要努力学习,建设祖国,加强和苏联师生的友谊。”
毛主席指着站在旁边的邓小平说:“他还是你们的老学长哩!”这时坐在毛主席身边的苏红同学才发现,人后面还站着小平同志,不好意思地站起来请他坐下。毛主席却一把拉住他,打趣地说:“邓小平是党的总书记,让他为人民服务,站一会儿没关系。”小平同志操着浓重的四川口音说:“我是于1926年初由党组织决定从法国到莫斯学习的。”同学们惊叹道:“这么早啊,那时我们都还没有出生呢!”
毛主席见到房间桌子上有几份《人民日报》,拿起来翻了翻,询问大家平时能看到国内哪些报纸,国内报刊到莫斯科需要几天……同学们一一作了回答。毛主席对远离祖国的同学们能经常关心国家大事,感到十分高兴。
晚上8点多钟,毛主席离开学生宿舍,乘电梯下到一层。电梯门一打开就见到许多外国同学等候在那里,热烈的掌声响起来。毛主席热情地同他们握手致意。正要往前走时,毛主席看见有两个外国青年手里举着什么东西,从走廊那一头跑来,便停下脚步,想看个究竟。原来是两个外国留学生,一个是捷克人,另一个是保加利亚人,他们每人拿着一本俄文版的《毛泽东选集》,赶来请作者签名留念。毛主席欣然满足了他们的愿望。他们高兴极了,回去后还得意洋洋地向其他人展示扉页上有毛泽东签名的书,说要把它留作纪念,终身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