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军林秘史 > 正文 >

揭秘:毛泽东未能出席斯大林葬礼的真正原因

2014-06-07 16:20:22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1953年3月5日晚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突患脑溢血,在莫斯科郊外昆采沃的别墅中去世,享年74岁。

  ”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根据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而由列宁、斯大林所发展起来的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并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这已经成为照耀我们一切工作的灯塔。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事业也已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毛泽东没有出席斯大林葬礼的原因

  据毛泽东的卫士回忆:斯大林逝世后,获知噩耗的毛泽东许久没有说出话来,他甚至连饭也不想吃了,只是一个劲儿地吸烟。毛泽东的卫士当时还不知道斯大林逝世,他们只是感觉到毛泽东的情绪有些反常,他完全没有了平时的兴致。很快,毛泽东召集中央政治局开会,随即给苏联发去了唁电。

  不过,对斯大林一直保持敬重和尊重的毛泽东此后却未能赴莫斯科参加斯大林的葬礼,而当时在社会主义阵营的各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之中,只有他没有赴莫斯科参加葬礼。毛泽东只是先赴苏联大使馆询问斯大林的病情。斯大林去世后,他发出唁电,出席了北京的追悼大会,并在国内安排和组织了罕见的大型吊唁活动。毛泽东还撰写文章,颂扬斯大林的历史功绩。毛泽东没有出席斯大林的葬礼,主要是身体和日程上的原因。就在斯大林病重和逝世期间,1953年2月,毛泽东为了调研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二次外出视察工作。当时,他乘专列沿京汉线南下,至月底才回到北京,显然,他的身体状况不可能让他马上赴莫斯科。刘少奇此前刚刚出席苏共十九大归来,此时又因患阑尾炎住院,当然也不可能飞赴莫斯科。

  1953年3月5日晚,毛泽东召集中央政治局开会,讨论斯大林逝世的问题,会议决定由周恩来率团参加斯大林的葬礼。翌日,周恩来致电苏联外长维辛斯基,对斯大林逝世表示吊唁,并随即前往苏联大使馆吊唁。同日,周恩来又起草了《代表团赴苏任务提纲》,确定代表团除参加吊唁之外,还要就中国”一五“计划、朝鲜战争等问题与苏共新领导人商洽。

  周恩来在苏联期间,苏共新领导人表示出希望恢复由于在遣返战俘问题上的分歧而导致中断的朝鲜停战谈判。苏联新领导人在周恩来参加斯大林葬礼时向中方表示:朝鲜战争拖下去对苏联和中国都不利,因此,要准备在战俘问题上求得妥协,以掌握和平的主动权。虽然这个建议与当时中、朝主张遣返全部战俘和准备长期作战的方针有距离,但经过中、朝双方的反复考虑,最终从大局出发,同意了苏方的建议,从而促成战俘问题的解决和停战协定的签订。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正式签字。

  毛泽东对斯大林是有着复杂的心绪的

  应该说,毛泽东对斯大林是有着复杂的心绪的。对于作为世界无产阶级领袖的斯大林,在他生前以及逝世之后,毛泽东始终是采取尊重和敬重的态度的。在公开的场合,他不曾随意批评和指责斯大林;相反,他曾写过三篇文章热烈地称赞斯大林。

  后来,即1956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在讨论《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的文稿时,毛泽东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一生写过三篇歌颂斯大林的文章。头两篇都是祝寿的。第一篇是在延安1939年斯大林60寿辰时写的。第二篇是在莫斯科,1949年他70大寿时的祝词。第三篇是在斯大林去世后写的悼念文章。这三篇文章老实说我都不愿意写,但从理智上来说又不能不写,而且不能不那样写。斯大林去世后,苏联需要我们支持,我们也需要苏联支持,所以写了一篇歌功颂德的悼念文章。这不但是对斯大林个人,而是对苏联党和人民的问题。“

  ”不愿意写“又”从理智上来说又不能不写,而且不能不那样写“,反映了毛泽东复杂的心理。此外,对毛泽东这句话的理解,应该考虑是在党内的讲话,可以随意一些。换言之,毛泽东确实对斯大林有过看法,这主要是在中国革命过程中斯大林犯有干涉中共内部事务、以错误的思想和决策影响中共,以及时不时显露出来的”老子党“和”沙文主义“的作风。对此,毛泽东是很有意见的。 他曾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抗日 争初期的王明右倾机会主义,都是从斯大林那里来的。解放战争时期,先是不准革命,说是如果打内战,中华民族有毁灭的危险。打起仗来,对我们半信半疑。仗打胜了,又怀疑我们是铁托式的胜利,1949、1950年两年对我们的压力很大。“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