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军林秘史 > 正文 >

揭秘:毛泽东未能出席斯大林葬礼的真正原因

2014-06-07 16:20:22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1953年3月5日晚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突患脑溢血,在莫斯科郊外昆采沃的别墅中去世,享年74岁。

  1953年1月13日的夜晚,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的办公室接见了访苏的宋庆龄和郭沫若。

  郭沫若回忆了当时的情形:

  ”斯大林是非常地健康的,穿的是栗色呢子的列宁服,浅蓝色的衬衫。完全像对待家里人一样,他和我们握了手。他坐在苏沃洛夫元帅的像下,对着我们讲了将近两小时的话。他是那样的平静、爽直,没有丝毫的矜持和客套。以他那样伟大的人,在人类历史上开辟出了一个新纪元,对于人类有了那么深厚的惠泽的人,使你坐在他的面前,一点也不感觉着拘束,而又油然地由衷生出亲近和崇敬的念头,受着不期然而然的感化。

  “他对于中国人民是有着衷心的关切的。他向我们问到解放后的中国人民的生活感情、中国妇女的工作概况、初级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程度、汉字改革的问题,为少数民族创制文字的问题。他说:中国人是好人,勤劳、朴实,帝国主义者想把中国人变成坏人,但还没有来得及。他希望中国妇女能够发挥伟大的潜在力量。他希望中国青年除重视技术科学之外,也要注重教育的学习,博得做人民教师的光荣。他对于和平运动也特别关心,叫我们从事和平运动的人要努力争取有发动侵略战争危险的那些国家的人民广泛地来从事维护和平的事业。从事和平运动的人要有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要像法国的一位少女那样,她为反对运输军火到越南,躺在铁轨上阻止火车的前进。

  ”他娓娓不倦地向我们提出了不少的问题,也为我们解答了不少的问题。我们是舍不得离开他的,但是怕他疲劳了,就只得告辞。他最后依然不矜持地说出了这样一句话:‘你们要使我疲劳是很不容易的。’斯大林最后和我们握别了。——我是最后握了他的温暖的手的一个中国人,但仅仅相隔五十来天,依然还在我手上的斯大林的温暖谁能相信不依然还在斯大林的手上呢?“

  在红场,郭沫若在观礼台上看到人们都在阅读《真理报》译载的毛泽东的《最伟大的友谊》一文,报纸还配发了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字时斯大林与毛泽东等合影的相片。不久,”在十点半钟左右,哀乐的声音传入了红场,人们都掉头望着历史博物馆旁边的红场的进口,全宇宙都森严起来了,人们屏息着,除了有哀乐之外,没有任何声音。由工会大厦出发的葬仪行列应着哀乐的节拍,慢慢地走进了红场。先头是花圈,其次是高级将领们捧着载在红色天鹅绒垫子上的斯大林生前所获得的勋章和奖章。六匹纯黑的马拖着炮车上的斯大林的灵柩,斯大林的遗容通过水晶棺盖仰向天空,和莫斯科市民、苏联各民族的代表、世界各民族的代表见面了。全场都脱了帽,在风雪中默哀,很多人在流眼泪。灵柩到列宁墓前——现在的列宁墓在前楣上已经改刻为‘列宁—斯大林’了——面对着墓门,停放在红场的正中心“。

  郭沫若在文章中最后说:

  ”斯大林同志逝世转瞬已经一周年了,我回忆起参加斯大林葬礼的情形仍旧像在眼前一样。一年以前,当全世界善良的人民因为斯大林逝世而在心中激起了深切的悲痛的时候,在美、英帝国主义集团里面,曾经有一小撮顽恶的战争挑拨者是怀抱着幸灾乐祸的心情的。他们幻想苏联的力量可能因此而受影响。他们幻想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会因此而松懈。他们幻想世界和平运动会因此而削弱。但是,这些卑劣的幻想,很快地都被事实彻底粉碎了。

  “一年以来,我们确实地把这深重的悲痛化为了伟大的力量。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领导着苏联人民,继续巩卫了并且发展了列宁、斯大林的事业。在向共产主义前进的事业中继续获得了光辉的成就。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力量继续巩固和强大了。世界和平斗争在东方和西方继续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我们中国人民和苏联人民的伟大友谊也继续加强起来了。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