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军林秘史 > 正文 >

“韩战四杰”之邓华上将波澜起伏的人生

2014-06-07 16:19:45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邓华,1955年授衔的解放军上将,1950年代朝鲜战争中的风云人物,志愿军的第二任司令员,曾被外军战史列为“韩战四杰”之一。

  打到第8天,1纵2师和辽吉纵队独立1师、独立2师都已伤亡过半,失去了战斗力。林彪不得不将这3个师撤下,从阻援方向上增调6纵18师加入17师方向作战,6纵16师加入辽吉纵队独立3师在四平东区的攻击作战。在独立1师撤出战斗时,师长马仁兴被一颗流弹打中,当即身亡。马仁兴曾经连续参加过三次四平大战,深受广大指战员的爱戴。战后,中共东北局特批,将四平道西最好的十条街道命名为“仁兴路”。

  林彪因为轻敌,以添油方式将部队逐一投入攻城,延长了战斗进程,加大了伤亡。当沈阳、长春方向的援敌逼近时,便再也无法抽调阻援部队攻击四平了。解围的国军推进速度很快,林彪指挥部队进行阻击时又发生失误,被国军突破,援军接近四平城郊,林彪只好命令攻城部队撤出战斗,四平攻坚战终于功亏一篑。

  陈明仁保卫四平立了大功,战后却因用美援面粉垒工事,被与他素来不睦的陈诚告了一状,反而丢了官。后来陈明仁弃暗投明,在1955年成为解放军57位上将之一。多少年之后,参加过四平攻坚的解放军老战士,提起陈明仁,张口就是:“陈明仁这小子……”

  四平战后,辽吉纵队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邓华为司令员,贺晋年为副司令员。贺晋年出身陕北红军,当过红15军团81师师长、红27军军长,和谢子长、阎红彦是一派。徐海东的红25军到陕北后帮助朱理治、郭洪涛、聂洪钧、戴季英等人发动肃反,抓捕了陕北红军创始人刘志丹、高岗、习仲勋等人,清洗了陕甘边系的红26军。贺晋年义愤不过,差点带陕北系的红27军与红25军火拼,幸亏中央及时到了。贺晋年在东北以擅长剿匪成名,他主持合江军区,像什么号称“四大旗杆”的土匪头子李华堂、谢文东、孙荣久、张雨新都是被贺晋年干掉的。小说《林海雪原》描写的就是这段时期在牡丹江军区的剿匪故事。1955年授衔,红军时就当过军长的贺晋年只被授予少将,成了全军唯一的副兵团级少将,是因为吃了高岗的瓜落,硬被说是参与了其“反党”活动,实在有些不公。

  在东北解放战争中,邓华指挥的7纵表现中规中矩,没有什么特别闪耀之处。一方面是因为战略位置较偏,成军也晚。另一方面是东北强的纵队实在太多,1、2、3、4、6、8纵一大堆,7纵怎么也比不过的。

  平津战役中,邓华奉命指挥7纵、2纵、9纵攻击塘沽、大沽。因为到处是盐滩,地势低洼,一挖堑壕就冒水,部队都暴露在守军火力下,几次攻击伤亡很大。邓华决心改变战役攻击方向,不打塘沽,先打天津。邓华冒着被指责为“怯战”的风险单独签名向总部发了电报。东野参谋长刘亚楼亲自过来视察,看了战场后同意了邓华的建议。上报军委,毛泽东也终于同意集中兵力先攻天津。

  全军整编后,邓华当了四野15兵团司令员,下辖43、44、48军,南下解放了广东。44军就是7纵改编的,1952年10月,44军番号撤销,所属3个师被打散合并。其中130师编入54军,1953年入朝参加过金城战役, 1959年参加西藏平叛作战,1962年参加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打出东线瓦弄大捷,歼灭印军第11旅1200多人,差点活捉印军总指挥考尔中将。1969年12月,130师改称陆军第160师。1979年又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使160师成为解放军中唯一参加过抗美援朝、对印、对越三次重要对外作战的步兵师,真给老领导长脸。1998年,160师缩编为步兵第160旅,2003年撤销番号及建制。44军的132师现为广州军区第132摩步旅,是全军唯一的热带海岛作战旅,归海南省军区领导。

  接下来,就是邓华一生中的辉煌,参与指挥抗美援朝作战了。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