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军林秘史 > 正文 >

粟裕未能出任抗美援朝的主帅是历史的遗憾

2014-06-07 16:19:28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出兵朝鲜,抗美援朝的整个过程,现在的文章和历史文献多有记载。主帅首选粟裕,由于粟裕一直有病,后来改为彭德怀。我们从一些披露的文献中分析,抗美援朝的主帅如何由粟裕,临阵换将成为彭德怀的。

  粟裕托病是一个原因,但并非粟裕畏战,所有将帅之中,粟裕最善于大兵团作战,还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能够从整体战略上,分析、指挥、掌控战役。何况进攻台湾的战役未必就比出兵朝鲜轻松。作为第三野战军的指挥员粟裕的担心,可能还是另有隐情,上面有人(周恩来,彭德怀,聂荣臻,邓小平等)对粟裕可能怀有不信任,这才是粟裕最担心的。这个问题在后来的授衔的过程中,也有显现。粟裕在54年、58年两次被批判也反映了存在一个派系斗争。

  粟裕托病还有一个原因,可能认为难以指挥四野的将帅。这些在豫东战役,济南战役中有所表现。在准备台海战役阶段,也有所显现。有人忌恨粟裕淮海战役的功劳太大,如果在抗美援朝的战役中,再得头功,那些后来成为元帅们,岂不自惭形秽。粟裕最不善于权力斗争的漩涡,正如毛泽东说:“政治斗争中,粟裕难以及格。”,显然,毛泽东一个人的正确的抉择,在执行的时候,总是,大打折扣。如果粟裕身体状况良好,即使卷入这些派系斗争中,也有足够的精力应付。粟裕托病推辞等,应该希望找到一个“黑”保护伞,粟裕二让司令,就已经表现出来了“防黑”的心态。

  这一问题,在准备台湾战役时已经显露出来。早在1950年6月上旬出席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期间,粟裕在汇报解放台湾的准备情况和作战方案时就提出,解放台湾已经成为全国全军的重大战略行动,请求中央军委直接指挥台湾战役。但毛泽东宣布,攻台作战仍由粟裕负责。6月23日,粟裕在给毛泽东并中央军委的报告中再次请辞,并暗示了请辞的理由。粟裕报告说:目前攻台作战可集中三野和华东部队约50万人,其中战斗部队不过30~38万人,与敌对比还不能算占优势。故考虑从其他野战军抽调3~4个军作为预备队,并“请求军委直接主持此一战役或请刘伯承、林彪两同志中来一个主持亦可”。其理由是“能力有限不堪负此重责,另许多具体实际问题非军委统筹而不能行”。希望刘伯承、林彪成为粟裕的防“黑”保护伞,能够全心全意的指挥台海战役。

  这个问题粟裕能够想到,毛泽东只是信任粟裕的军事才能,没有真正感悟粟裕这个心理。当时作为全军战略预备队的只有林彪指挥的第四野战军第十三兵团,而毛泽东却决定让粟裕去指挥,萧劲光、萧华作为粟裕的副手。这说明毛泽东从一开始就没有设想让林彪带病挂帅出兵朝鲜。用林彪自己的话来说:“粟裕有一个五分把握,就敢开打,我能要有七分把握才敢打。”“粟裕尽打神仙仗。”这就是林彪和粟裕之间的打仗上的区别。五分把握也就可能犯致命的错误,如果一旦出现差错,不死在战场上,也死在内部斗争的“黑“手之中。毛泽东是林彪的“黑”保护伞,但是,谁能做粟裕的“黑”保护伞呢?只有毛泽东本人。从所有的电文中,不可能看到一丝这些话。粟裕只是说过:如果毛主席一定要我出征朝鲜,我还是一定要去的。我想粟裕心里也许有着一笔账。

  毛泽东做出这个决定时,不会考虑到这个问题,在周和聂的报告中,立刻批下“同意”两个大字。虽然爱惜粟裕,做出了换将彭德怀的准备。彭德怀可是周恩来派系的干将,一直是八路军副总司令。在1952年,彭的头上长了一个脂肪瘤,立刻电令回国治疗,后来担任总参谋长,国防部长。从这些细节上,军事斗争后面的内部势力斗争,权力斗争是隐形的。粟裕未能出任“抗美援朝”主帅,除了粟裕托病推辞,也蕴含着摆脱一种潜在势力斗争的心态,是历史的遗憾。退一万步讲,即使粟裕病得很重,也应该到北京,请最好的医生治疗,三个月的时间,足以完成急救任务。粟裕未能出征朝鲜,也是粟裕一生的遗憾。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