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军林秘史 > 正文 >

甲午战争120年祭: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2014-06-07 16:16:16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120年前的那场战争,改变了亚洲格局。120年前,中日两国各自走在自己的十字路口,战争改变了双方的历史。《马关条约》让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把中华民族推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林泰曾自杀后,杨用霖升护理左翼总兵兼署镇远管带。当时旅顺已经失陷,镇远无法进坞修理,杨用霖带领人员想尽办法,日夜赶修,终于将舰底补好。1895年2月11日,困守刘公岛、拒绝投降的丁汝昌和刘步蟾先后自杀。北洋水师威海营务处提调牛昶昞等投降派,胁迫推举杨用霖出面与日军接洽投降。杨用霖严词拒绝。回舱后,他口吟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句,用枪从口内自击,壮烈殉国。

  王国成、李仕茂:北洋水师水手。

  千秋壮举:挺身而出,重创吉野。

  1894年7月25日拂晓,济远、广乙从牙山启碇返航。7时55分,二舰驶近丰岛西北海面时,日本吉野等三舰横海而来,齐向济远发射排炮。济远“奋力抵御,大副沈寿昌、二副柯建章先后中炮牺牲,弁兵阵亡十三人,受伤二十七。管带方伯谦见大副、二副阵亡,下令转舵逃避。

  济远逃后,日舰吉野从后追赶,方伯谦下令挂白旗,一会儿又加挂日本海军旗。吉野仍尾随不舍。眼看吉野愈来愈近,水手王国成义愤填膺,挺身而出,奔向舰尾主炮,水手李仕茂从旁相助,连发4炮,其中3炮命中吉野。吉野顿时火起,船头前倾,不敢再进。于是,济远得安全返航威海。

  身为二等水手的王国成,本没有发炮资格,而且也没有舰长发炮的命令。但他临危不惧,置个人生死于不顾,挺身而出,连发四炮,重创日舰吉野,扭转战局,使济远舰转危为安,得到全舰将士的深深崇敬。

  他永远值得我们深深的崇敬!

  张文宣:刘公岛护军统领。

  千秋壮言:“先用力,后用命”。

  1887年,张文宣被调率军驻刘公岛,先后修筑五座炮台、地阱炮一座。同时督率士兵加练新式陆操,使刘公岛居然成为海防重镇。

  “大东沟海战”后,日本海军多次到刘公岛外扰袭,均被张文宣指挥各炮台击退。对于刘公岛上日本奸细的活动,张文宣很警惕,他先后带人抓到七个日本奸细,均被在刘公岛上斩首。

  1895年1月30日至2月2日,日军占领了威海卫城及南北两帮炮台,刘公岛成为孤岛。张文宣致电登莱青道刘含芳说:“刘公岛孤悬海中,文宣誓同队勇先用力,后用命”。此后,日本海陆两路猛轰刘公岛,先后发起八次进攻。都被张文宣率部配合北洋水师击退。

  在海军部分人鼓噪投降之际,张文宣誓与炮台共存亡,在外无援军,内无粮药的情况下,率领北洋护军将士孤军奋战,坚持阻击日军,身上多处受伤。

  丁汝昌自杀后,张文宣知大局已不可挽回,服毒自尽,壮烈殉国。

  刘步蟾:右翼总兵兼“定远”号铁甲舰舰长。

  千秋壮言:“苟丧舰,将自裁”。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