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军林秘史 > 正文 >

邓小平谈少年班优异表现:有人16岁获博士学位

2014-06-07 16:14:40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1999年的两会的政协会议上,政协委员蔡自兴提交了一份《及早废止少年班》的书面报告,这让已经沉寂多年,几乎淡出大众视线的少年班再次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1999年的两会的政协会议上,政协委员蔡自兴提交了一份《及早废止少年班》的书面报告,这让已经沉寂多年,几乎淡出大众视线的少年班再次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在鼎盛时期,全国有13所高校开创了少年班,到了蔡自兴委员提交政协提案的时候,全国的少年班只剩下了5个。

  和另外一个消息相比,废止少年班的提案还不算是爆炸性的消息,2003年,宁铂出家为僧,才真正引起了人们的震动。宁铂是第一批少年班的成员之一,他的举荐信被副总理方毅转给当时的中科院下属中国科技大学,并做了批示。如属实,应破格收入大学学习。正是这封举荐新信和方毅的批示促成了中科大少年班的诞生。

  1984年邓小平在接见丁肇中的时候谈起了前3届少年班学生的优异表现,其中70%读了研究生,还有人16岁就获得了博士学位。丁肇中这位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回答说,这在国外是少见的。

  这一年下半年,“破格提拔”的面积扩大了,从中国科技大学一所高校扩展到了13所高校。北大、清华、华中工学院,吉林大学等纷纷加入了培养少年天才的行列,与之相配套,全国省级重点中学开始为少年班树丛优秀学生。当时比较突出的有北京八中、人大附中、天津耀华中学、沈阳育才中学、无锡天一中学等等。

  后来逐级向下,触礁甚至伸展到了小学,一时间挂着红领巾的小学生跟中学生一起竞赛,个子短小的中学生跟大学生进同一个课堂成为美谈,舆论异口同声,社会积极相应,恨不得家家出个神童。

  从白专道路到读书无用,中国走了多年的弯路,在这个历史背景之下,旨在“早出人才,快出人才”的少年班的出现,确实对唤醒整个社会的人才意识,重新唤回人们对知识和科学的尊重,起了很大的作用。

  不过,少年班本身的象征意义实际上是胜过了实际的功用。尽管根据科大公布的数据显示,少年班的成才率达到了85%,但是证明,这个人才培育经验是不可复制的,特别是当时所谓的“不拘一格降人才”,跟当年的“大干快上”、“放卫星”、“三年赶英超美”,乃至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都有了相似之处,违背了科学精神。

  2001年,上海交通大学少年班停止招生,校方表示,学校的院系在培养少年班的学生方面化费精力很大,收效却甚微,在超前教育,应试教育的“催生”下,少年班生源质量下降,学生综合能力不强致使少年班日渐衰落成了一种必然。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