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范围会面的场合、气氛不适宜喊口号,因此即便没有报道,也可以想见不可能有蒋喊“万岁”之事。由此可以判定,重庆谈判期间,蒋介石六次喊“毛主席万岁”的说法,毫无根据。
根据更多的资料,重庆谈判期间,蒋介石不仅没有喊过“毛主席万岁”,对毛泽东亦不存在“英雄惜英雄”之情,而是始终表现出既敌视、藐视又忌惮的矛盾心态。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飞抵重庆。晚8时半,蒋介石在重庆山洞林园官邸举行宴会,欢迎毛泽东一行。对于毛泽东的到来,蒋介石在8月30日的日记中写道:“毛泽东果应召来渝,此虽威德所致,而实上帝所赐也。”蒋介石日记,1945年8月30日。“应召”、“威德”四字将蒋介石以统治者自居、高高在上的心态暴露无遗。
9月29日,正是谈判陷入僵局之时。蒋介石在日记中罗列中共11条“罪状”,还写下准备扣押和审判毛泽东的文字。但第二天,他又改变了主意,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段文字:“断定其人决无成事之可能,而亦不足妨碍我统一之事业,任其变动,终不能跳出此掌一握之中。”
蒋介石日记,1945年9月30日。蒋介石此时颇为自负。抗战胜利使他的个人权力极度膨胀,他身兼几十种“要职”,从政治、经济、军事到文化教育,几乎无所不包,成为中国“绝对的领袖”;从军队实力来说,国民党的力量占据较大优势,其军队人数由抗战初期约200万人发展到430余万人,而中共方面只有127万人,双方兵力对比是3.37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