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军工科技 > 正文 >

二炮罕见家底曝光:让国人目瞪口呆

2014-06-07 16:41:51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根据「军事平衡」手册去年资料,解放军二炮共有470枚各型导弹,洲际弹道导弹72枚。包括10枚「东风-4」和20枚「东风-5A」导弹,以及12枚「东风-31」...

  前苏联的铁路机动发射使导弹武器系统在广袤的大地上实施大范围的机动,引起了各核国家的关注。美国同样也很感兴趣,其对铁路机动发射的研究几上几下。上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曾提出过民兵洲际弹道导弹地下井发射和铁路机动发射同时并举的方针。

  当时美国军方认为每天在全美的列车成千上万,想跟踪伪装成货运列车的铁路机动弹道导弹发射平台非常困难。美国人自己在追踪那些神出鬼没的苏联铁路机动发射列车时,就备感困难。不过,美国的研究计划最终却夭折,尽管其中有多种其他干扰因素,但技术水平的跟不上是主要原因。在中国洲际导弹“DF—31”试验发射成功后,美国极为关注,纷纷载文报道和预测。不过以前西方对我机动导弹发射技术的猜测主要是集中在公路机动发射上。

  中国弹道导弹机动发射列车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此技术的国家,把美国也甩到了后面,这不能不使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大大震惊。机动发射是为弥补发射井的缺点而发展的,固体推进剂的进展使战略导弹实现了小型化和机动化。从第四代地地导弹开始,就已经使用机动发射方式。 但由于战略导弹过于庞大,一般车辆难以携载,故在发展中遇到了不少麻烦。空中发射曾进行过不少探索,终因导弹体积太大而作罢。目前,机动发射只有两种形式,一是地面机动,一是水下机动。

  地面机动发射主要采用越野机动、铁路机动和隐蔽机动方式。越野机动又称公路机动,即把整个导弹系统装在大型托车----发射车上,将导弹装在轮式或履带式车辆上,可在运动中快速定位或到预设点进行发射。但是,公路机动速度慢,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打击面前,生存率不高,而且发射系统复杂,不仅需要多功能发射车,还需配备相当数量的作战保障车,除用于作战的代价昂贵外,操作和维护保养费用也很高。因而,人们把目光转向铁路。

  铁路机动发射是指将导弹装在专用铁路列车上沿铁路机动、定点,在铁路列车上进行的发射,适用于大型战略导弹。铁路机动发射作为一种发射方式,它的最大优势是机动速度可达100~200km/h,机动距离远,一次可机动转移1000~2000km,可以做大范围的机动,便于摆脱敌方侦察手段的跟踪。

  同时铁路运输中平稳性要好于公路机动运输,车辆的转向速率也较公路机动小,适于在机动运输中进行测试工作,可以减小发射阵地发射准备时间,这都大大提高了该导弹的生存概率。但铁路机动对技术的要求极高,由于事前无法测定发射点处的经纬度、高程和基准方向,因此,要求发射列车上装载快速定位、定向设备,到列车停稳后,很快给出需要的数据。

  导弹发射车厢的研制也是难点之一,车厢内不仅要布置起竖设备和开车顶盖机构,还要解决发射后座力的传达,底座水平自动校正等问题。再者,这项技术对国家的铁路网要求较高,不仅铁路里程要足够,使导弹能在大范围内实施广泛机动,同时铁路质量也要达到要求,普通的铁路根本无法承受运载时的重力及发射时强大的后推力。这也是世界上为什么只有个别国家掌握此技术的原因。

  铁路运载核弹列车可以保证中国的战略主动权

  可笑的是,每次我在战略武器技术上有惊人突破的时候,西方都会捕风捉影地妄加猜测。这一次也不例外。由于美国不具备导弹列车机动发射技术,因此就把目光转向前苏联国家。据《汉和防务评论》称,中国多次派遣相关人员访问乌克兰,向乌克兰学习弹道导弹发射井的设计技术和SS-24火车运载型洲际弹道导弹的设计方式。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