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防卫企业均对新三原则表示欢迎,按照经团联防卫生产委员长、三菱重工会长大宫英明的话说,“从实质上全面禁止出口,到明确了什么是不可以转让的,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新三原则)固然令人充满期待,但还是要以国家政策为先决条件。川崎重工副社长松冈京平就指出,现阶段还不能开展直接经营活动,对于扩大生产规模应态度谨慎。
报道称,之所以未能获得民间的全面理解,主要是由于企业难以搞清自家产品究竟是否与新三原则相抵触。日本政府今后也将进一步明确究竟可以向哪些国家出口。
即便扫除了上述障碍,还要面临欧美军火巨头在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
三菱重工负责防卫、空间事务的常务执行董事水谷久和就说,日本企业的技术实力、成本竞争力都将在全球范围内接受考验,呼吁政府和业界加强合作。
一般来说,欧洲各国和韩国等武器出口国都会向购买其武器的国家提供包括军队训练在内的“售后服务”。防卫省表示也将研究引入这一体制的可能性。
日本的目标是,通过防卫装备的海外转让以及与他国实现联合研发节省防卫经费,同时通过强化与同盟国之间的关系为国际合作作出更大贡献。但是在国内,以和平宪法为由反对装备转让的意见根深蒂固,这或许将成为阻碍日本防卫产业走向国际的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