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俄中可以共同开发北极传统的北极国家正为争夺资源展开激烈竞争,一些新的竞争者,如中印等国对北极的兴趣也在增加。为保护自身利益,俄可以考虑与老伙伴中国合作。
为什么中国能够成为俄罗斯在北极的伙伴?俄正加强在这一地区的军事力量,并保护重要的基础设施。为此,俄需要投资和技术,而这些可以通过与中国合作获得;作为一个北极国家和拥有丰富资源的大国,俄可以借助中国的劳动力、资金和技术资源大规模开发北极;对俄来说,最优先的是开发北部航道,这一航道对中国来说是出口商品的一条潜在主要通道,俄可以利用该航道获得收入。此外,中国对北极没有地缘政治奢望。
当然,也应当考虑与中国合作的不利因素。2020-2040年,夏季北极将成为一个新的贸易通道,作为最大的出口国,中国肯定会对这一前景产生兴趣,可能会考虑利用军事杠杆来控制这一战略运输大动脉,这将对俄不利。而资源缺乏也可能让中国对北极地区的资源产生浓厚兴趣。另外,中国正力争成为北极理事会正式成员国,以加强自己在北极事务中的地位。
权衡利弊,对俄罗斯来说最务实的做法是,应加强与中国的战略合作。俄中合作将有助于俄在联合国主张北极大陆架主权问题上得到中国大力支持。如果俄拖延与中国合作,中国可能与其他北极国家接近,这将对俄在整个北极的地位和影响力造成负面影响。
据俄罗斯3月6日报道,俄罗斯战略分析和技术中心专家瓦西里-卡申撰文指出,俄和西方的偏执引发外交灾难,迫使双方在乌克兰危机中不断提高赌注。
卡申认为,俄军入侵乌克兰已经成为提前数年预先确定俄外交政策,以及部分国内政策的事件。即使西方不对俄真正实施痛苦的制裁,双方经济关系继续正面发展,俄和北约国家之间的军事联系也可能会被冻结多年。
现在俄和西方大国最高政治领导人之间的关系已经彻底破坏。G8彻底开除俄罗斯的问题现在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G8并不能通过重要的全球性决策,只是主要发达国家领导人交流的平台。或许在所有成员国领导人中,只有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准备接近俄罗斯。
现在支持俄罗斯的唯一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只有中国,尽管不是特别明显。因此俄外交政策的亲华倾向今后可能会进一步加强。由此可以推测,中俄经济和军事技术联合项目的谈判,在因为俄方拒不让步而拖延多年之后,将会在很短时间内结束,甚至可能会在普京总统今年5月访华之前,最终起草好向中国供应天然气和苏-35S歼击机的合同。
在此合作中最后的赢家既不是俄罗斯,也不是美国及其盟国。俄还可能会进一步努力巩固自己与中国的伙伴关系,加速实现联合经济项目,扩大军事合作规模,包括联合演习。与此同时,美俄在叙利亚或伊朗等国际问题上的妥协条件也将更加不利。
未来几年乌克兰将成为美国、欧盟和俄罗斯头痛的根源。无论乌当前经济形势多么严重,它也仅处于漫长过渡期的初始阶段,对社会的严重性和破坏性可能超过上世纪90年代。
即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欧盟及时提供援助,避免国家破产,乌克兰也要进行极其痛苦的结构性改革,包括提高公用事业收费,冻结福利补贴,国家公务部门大量裁员等,从而导致大量民众生活水平相当长时间的恶化,引发新的政治动荡,而这次动荡将是全国性的,与文化和语言差异无关。
这种不稳定性将诱使俄罗斯和西方外交官和情报人员再次浑水摸鱼,推波助澜,要么使胜利方巩固成果,要么让失败方卷土重来。即使基辅新政权能够站稳脚跟,鉴于俄对乌工业市场、就业、原料和能源供应以及其他因素的重要作用,莫斯科仍将对基辅拥有重大影响。
美国已经再次陷入尴尬境遇,受美国科学怪论常说的俄罗斯政治目的和驱动力阴谋的影响,对假设俄罗斯企图恢复苏联或沙俄帝国的恐惧,以及对俄领导层极为傲慢的态度,尽管他们所有的银行账户和子女都在西方,美国也不敢公开和俄罗斯对抗。显然,类似情况非常荒谬,这在美国分析其他任何一个大国,包括中国的政策时很难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