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中国海军进口法国的SS-12小型投吊式声纳。到1980年,中国海军高层一定在反潜战的不足方面做出决定,因为约在1986年,几种新的反潜战系统就出现了。1986年,“旅大”Ⅱ改装型和“江湖”Ⅳ护卫舰安装了首批直升机甲板。同样,首套法国自动处理和战术显示(TAVITAC)作战指挥系统和意大利的ILAS-3型反潜战3联装鱼雷发射管也安装到舰只上。
中国海军的反潜战鱼雷包括意大利仿美国MK46的A-244型鱼雷,以及几种苏联反潜战鱼雷。4年后,法国向中国出售了现代中频舰首圆顶阵列DUBV-23声纳,1990年,“旅大”Ⅲ是第一艘安装这种声纳的舰只。这不能解释有人在上海干船坞看到“旅大”131导弹驱逐舰安装一个大型的舰首圆顶。DUBV-43大型中频可变深度声纳于1993年安装在“旅沪”上,当其与DUBV舰壳声纳结合使用时,可提供强大的反潜作战能力。
1998年,俄罗斯向中国出售了两艘8000吨“现代”级大型导弹驱逐舰,包括最新型苏联MG-335中频白金声纳和高频跟踪声纳。两座6联装RBU-1000深水炸弹发射炮由“风暴”(Burya)火控系统控制。中国已经向俄罗斯订购另外几艘“现代”级驱逐舰。
同样在90年代,中国设计了2艘5800吨的“旅沪”级大型驱逐舰,并随后对2艘“旅海”级驱逐舰进行现代化改装。这些舰只的舰首安装了法国低频声纳和反潜战鱼雷发射管,以及配备了安装有意大利或法国生产的合成作战系统的反潜战直升机。仅2艘“旅沪”安装有中频可变深度声纳系统。所有这6艘大型战舰都安装了包括现代反潜战系统在内主要作战系统。
因为中国没有现役航母,其海军空中设施规模较小。但是,陆基和舰载的反潜战空中平台数量一直在增多。1986年,中国引进两个新型空中反潜战平台。苏联安-12运输机,由中国命名为运-8,经陕西飞机制造公司重新设计,装备了西方的反潜战系统,成为中国海军航空兵首架真正的运-8-X海上巡逻飞机。它装备有APS-504搜索雷达,LTN-72惯性导航系统,加拿大利顿公司生产的LTN-211“欧米加”导航系统,科林斯公司生产的各型制导和着陆应答器,以及一套红外潜艇探测系统。它携带的武器装备包括水雷、深水炸弹、反潜战鱼雷和声纳浮标。
中国自行设计、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制造的SH-5型4引擎海上飞机能执行反潜战任务,这种飞机于1986年在青岛团岛海航基地具备初步作战能力。该机安装有机尾反潜磁探器、声纳浮标、反潜战鱼雷和深水炸弹,这表明其具有各种反潜战能力。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国海军已经将反潜战海上巡逻飞机进行改装,执行发射对陆攻击的“战斧”巡逻导弹的任务。
卡-25反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