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比说”似乎在美国专家中有一定市场。《赫芬顿邮报》的文章称,美国海军战争学院国家安全事务教授约翰逊-弗莉斯表示,一名苏联宇航员曾告诉她,苏联当年试验“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目的“不过是为了与美国攀比”。
她因此得出结论说,“如果有国家看到美国在发展空天飞机,它们也将被迫这么做”,“如果这种技术已经成熟到可以投入使用的时候,其他国家还会出于对潜在威胁的恐惧而加快研制步伐,但现在根本看不到空天飞机能投入使用的迹象”。
该专家还认为,“目前正在研制空天飞机技术的国家肯定不止中国和美国”。“Scrape电视新闻网”科学新闻评论员赫沃德-珀伊更是调侃说,对美国来讲,X-37B在很多年里都是个非常奇怪的计划,因为它没有任何实际功能。
“人们假想,把X-37B发射升空并使之进入轨道只不过是在进行发动机技术测试而已。然而,当中国的空天飞机出现时,X-37B的价值终于出现了,那就是制造出一种神秘的假象,然后让其他国家也模仿美国去发展类似的技术,以耗费它们本来非常有限的资金。”
“美国媒体的这种观点有失偏颇”,《航空知识》副主编王亚男1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国“神龙”飞行器的研究起步不算晚,从研发时间上应该和美国 的X-37B空天飞机不相上下,“神龙”能够重复和往返使用,可以相对减少这些项目的费用,同时对中国航天飞机项目发展,对民用和军用航空技术的提升,都 会起到推动作用。
美国美华航太工程师协会理事、曾专门从事国际空间站系统管理工作的航天专家陈西书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外界对美国空军的X-37B空天飞机项 目普遍感到神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X-37B是重复使用、可以回收的。虽然航天飞机项目被中止了,但美国并没有放弃“发展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这 一理念。
《赫芬顿邮报》称,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埃里克森今年8月曾撰文分析说,“神龙”目前的能力比X-37B要差许多,中国可能需要很多年才能 生产出“真正具有工作能力的样机”。不过,中国测试“神龙”反映出的是一个大趋势:北京可能比许多人预言的更快进入空天飞机阶段。
文章认为,中国此前都是在美国首次展示某项航天技术至少15年后,才透露自己也存在相同的研究项目,而这次当美国刚公开正在致力于建造“空天飞机”这种军事系统时,中国随即也表明正在发展类似系统,表明中美空间技术之间的“时间差正在日益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