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零件潜力可观
事实上,“中国零件植入美国军火”的情况此前就数次曝光。最著名的案例是美国国会2012年针对“疑似中国伪劣计算机配件、芯片、电子零件”的调查,美方认为这些有问题的零件若误用到美国军机或舰船上,严重时可能导致武器失灵。此外,令美国疑神疑鬼的“中国间谍活动”,导致其担心使用中国产零件可能带来“安全后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就曾以“安全因素”为由,全面调查和更换实验室所用的中国制网络交换机,臆测生产交换机的厂商与中国军方关系密切,有可能为“情报活动”提供便利。
不过,也有熟悉国际军用零部件贸易的人士经观察指出,美国调查“中国武器零件”事件应属偶发,因为迄今并无证据显示中国正有计划地渗透军用零件市场。客观而言,中国有很好的条件经营军用零配件业务,通过剩余军用物资翻修与仿制、按设计图纸生产、自行研制替代零部件(如电路板)等方式,中国零部件完全能为许多国家的美制、欧制、俄制老式武器解决后勤供应短缺问题,不仅获得经济利益,在政治与军事层面甚至能用调控关键零部件供应的方式来控制相关国家武器装备的妥善率,潜在影响力不容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