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组织现地勘察、不进行演习驻训的情况下,直接实施严寒环境中的实兵实弹演习,面临的安全压力将是空前的。但该旅大胆向实战要求靠拢,坚持让部队接受实实在在的考验。
演习中,跑错路、装备掉队等现象时有发生。战场管理组在夜间开展巡查,花了3个小时才找到两个单位,返回时在基指附近绕了五六个圈才摸回来。
“冬天设大绿靶、夏天立大白靶。”装步三营营长黄庆祝向记者透露,以往实弹射击时,为防止打不上、打不准,都尽量把靶子设大些、设明显些,并预先选好实弹射击场地,进行必要的平整。
这次演习,所有靶子都按实战要求设,不仅颜色与战场环境相近,而且距离不等、没有规则。装步三营的榴弹发射器分队占领射击阵地后,发现目标被一片灌木丛遮挡,只得重新选择发射阵地。
“5类11种火器跨昼夜实弹射击,都是结合战术行动在‘情况内’组织的。”旅作训科科长王辉介绍。
“兵不卸甲”的人装结合
科尔沁八百里瀚海,曾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领兵交战、建立功勋的古战场。如今,驰骋在冬季科尔沁演兵场的这支机械化部队,挑战严寒,上演了现代版的“马不离鞍、兵不卸甲”,官兵们走、打、吃、住、藏与战车融为一体,人不离车、车不离人。
刘旅长告诉记者,根据以往演习和冬季训练的经验,通常有三个时节需要人车分离:作战筹划要在搭设的“中军帐”内召集各级指挥员进行;饮食保障无论是旅团集中组织还是营连自行保障,都需要离开战车、集中就餐;最大的问题是宿营,无论是住民房、搭帐篷还是挖雪洞、建雪窝棚,都需要长时间离开战车。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往往措手不及。
“不改变是不行的。否则,这大冷天别说打仗了,恐怕连生存都难!”刘旅长和他的部队意识到了严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