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改豪杰志,弹剑震八方
2013年4月20日,雅安芦山地震,动摇了本就绷得紧紧的进度。作为国企,抗震救灾,成飞义不容辞。与此同时,科研生产却不能有丝毫放松!节点在前,郑林斌愈发憔悴,眼看着研制进度再次受到影响,缩小的差距再次被拉大,仿佛有一团烈火,不断地煎熬着他的心。形势万分严峻,唯有全面突破,不断创新,方能保住型号研制的节点。
逆境出豪杰,危难显英雄!郑林斌充分结合型号特点和公司实际情况,全面梳理管理流程,大胆启用更加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制定了详尽且具有很强可操作性的管理措施。他从源头抓起,强化部门职责,强化技术理念,全面构建技术发展推动生产效率的平台,进一步带动任务的完成,保障节点。同时,强调工艺、生产、管理、人才等全面发展,全面梳理各部门职能,对责任进行一一落实,杜绝推诿扯皮,提高协调沟通能力及效率。质量问题更是重中之重,为此,他组织编制项目质量管理实施细则,定期开展质量审核检查,深化质量意识,落实质量责任,使产品实物质量得到有力保障。
型号项目的安全保密同样不容忽视,身为总负责人,郑林斌更是不敢有丝毫懈怠。在项目研制过程,安全生产和项目保密两条红线时刻悬在郑林斌心中。在型号转场试飞中心的过程中,他组织制定了密品的运输、安保及应急的各项预案。他还全程参与密品的运输,转战千里,不辞辛劳,顺利地将其安全运往异地开展试验。同时,也对试验现场的安全、保密和保卫等工作提出了详尽具体的要求。
一次,型号事故特征稍露眉目,郑林斌便立刻赶到了现场,当即组织人员立刻封锁现场,采取措施保护飞机,并以最短时间将飞机拖回机库。随后,便马不停蹄地组织工艺、生产、检验、试飞技术人员等通宵达旦分析故障原因,检查验证,并随即制定详细的恢复方案,组织飞机恢复。
横剑千里余落日,截江断水尽烟硝。在型号研制工作中,郑林斌正是这样一把剑;同时,更是一名铸剑人,从选材到铸模,从锻打到开锋,凝聚着他无数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