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某项目工作会中,我国某飞机制造厂讲到当时飞机研制过程中加工某零件工艺上遇到的困难,巩水利就联想到重点实验室正在研究的增材制造技术的难题,他马上召集项目组,开展技术交流。而后,他带领项目组积极进行具体结构的可行性工艺验证,并自行研制了当时国际上最大规格的金属激光选区熔化快速成型设备。
部件尺寸较大,大尺寸的工艺突破困难很大,为了早日攻克难关,巩水利和他的项目团队,两年多来没有休息过节假日,每天24小时“连轴转”,就连大年除夕也坚守在科研现场。
在制造的零件结构发生变化或者实验失败时,研究团队通过头脑风暴制定出新的实验方法,在几百次的失败中,研制团队越战越勇,勇往直前,将研究成果迅速应用到了我国重点型号的研制中。“梅花香自苦寒来”是项目团队研制历程的真实写照。
“巩总的干劲让年轻人自愧不如”
锁红波说,巩水利有用不完的干劲,他不服输、拼搏进取的精神让所里很多年轻人都自愧不如。巩水利说:“其实我不喜欢大家叫我‘老巩’,因为我还不老嘛。”
就是这股干劲让巩水利带领实验室摆脱落后,跻身前列。一位英国焊接研究所(TWI)的外国专家曾经到我国进行技术交流,对高能束流加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落后的技术水平不屑一顾。当时巩水利就下定决心:“一定要让我们的技术走在世界前列。”
几年过去后,当这位专家再次来到实验室,看到“双光束激光焊接”等一系列成果,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
巩水利还把这股干劲传递给年轻人。他一直强调,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科研工作也必须要有传承。在工作过程中,他更关注年轻人自身发展,提携后生,培养了一批像锁红波、李怀学这样年轻的中流砥柱。
立足世界去梦想,巩水利和团队成员的激情拼搏让中国激光焊接技术在短时间内踏入世界先进行列,让他的梦和中国梦,在世界的沃土上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