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战略观察 > 时事杂评 > 正文 >

复旦投毒案“很多罪大恶极的人没死”

2014-06-07 14:38:15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复旦投毒案最新消息:昨天(17日)出刊的《南方周末》继续关注复旦177名学生联名为投毒案凶手林森浩求情一事,详述求情者的心理活动和变化。

  一根扁担两头挑

  同为大一新生的刘可、张昆和杨青(均为化名)都去听了3月20日的那场讲座。和法科生的角度不同,他们的参与不少出自一些朴素的情感、判断。

  那天晚上,谢百三邀请了投资专家陈刚与同学们交流投资理财经验,能容纳216人的3309教室座无虚席。

  张昆记得,陈刚讲完离去,谢百三上台表示,“接下来我说件事,可能会涉及签名,你们想听的可以留下,不想听的可以先走,完全自愿”。只有少部分人离开。

  教室里虽有百来号人,却没什么议论声。谢拿出请求信朗读了一遍,又说了些自己的看法,旋即邀请林森浩二审辩护律师团队的一位律师上台。

  该律师比较早介入为林森浩代理,但在学生们面前,他并没有去谈专业案情,而是以“我所了解的林森浩”为题,花10分钟介绍了生活中的林。讲述中,他一度哽咽,流了眼泪。请求信随后在整个教室传阅,信的正文后边,留出了给各位同学签字的空间。

  对于投毒案,张昆并不陌生,“我一直愿意相信,人心是向善的,而且一审判他死刑,当时给我感觉有点像网上舆论绑架了司法,所以我希望能给他一个机会,这是我当时的第一反应。”

  请求信传到手里时,张昆没怎么犹豫,就和身旁的同学一起在空白处签上了名字。尽管事后回想,张昆觉得仅由林森浩的律师一方发言并不公允,却不后悔签字,自信作为成年人,完全有独立思考、决定的能力。

  和张昆不同,在那场讲座之前,刘可支持判处林森浩死刑,她的想法因谢百三提到的一个细节发生了改变。 “他讲,很多罪大恶极的人都没有判死刑立即执行,这一点打动了我。”刘可在母亲注视下签了字,“那时候完全没想到这事会公开化。”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