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历史长河 > 史海钩沉 > 正文 >

唐朝最后太监大佬:精通迷龙术 裹胁皇帝出逃

2014-06-05 16:51:27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公元873年秋,注定是一个多事之秋,在不阴不阳、不死不活的晚唐背景下,这样的季节总是让人生出一种无力的苍凉感。在颓废的历史面前,个人的运道只能是船过水无痕。

  自此,左神策军中尉一职被田令孜牢牢地掌握在手中。作为仇士良的忠诚粉丝,田令孜时刻没有忘记自己是“迷龙术”的嫡系传人。他在“迷龙”精神的指引下,决定把全套“迷龙术”都用在十二岁的少年皇帝唐僖宗李儇身上。此时的唐僖宗李儇还是个心智不成熟、自由散漫的少年,少年人的可塑性也是最强的。李儇对政事无半点兴致,索性将全部政务交由田令孜处置,他自己则放马南山,经常跑到十六宅与诸王游戏人生。

  唐僖宗在宦官们的“迷龙术”诱导下,终日游戏人生,沉溺于声色犬马。宦官们也打着小皇帝的旗号,到处搜刮财货以供宫延挥霍。僖宗自以为四海之内,都是自家的,生活奢华毫无节制,锦丛绣海,花钱如流水。这种奢华的生活,让身边的人也跟着沾光。心情高兴时赐予伶人、伎女的赏钱,就动辄逾万。

  短短的两三年时间,大唐国库就被这位败家皇帝挥霍得所剩无几。

  负责财政的兵部侍郎、判度支杨严用尽了方法筹措款项,甚至不惜饮鸩止渴——向商人借贷钱粮、向官吏出售告身,不一而足。田令孜为了更好地使用迷龙术,除了督促地方官员多进贡外,还决定在长安城里多动脑筋,千方百计搜刮财物。

  作为本朝第一大都市的长安城,当时的纳税人口就将近二百万人。与长安的人口数量相适应,居住在长安的外地移民数量也相当庞大。长安城里的移民成分主要是北方人和西域人,即突厥人、回鹘人、吐火罗人和粟特人等,商人们集中在两市交易货物。

  华商多在皇城东南,占地两坊的东市交易;胡商则多在皇城西南,同样占有两坊之地的西市交易。在田令孜的忽悠之下,唐僖宗下诏,登记两市商人的货物,按率收缴,充实官库。执行时有宦官在现场监视,商人如有不满,便被捆绑起来,送到京兆府,乱棍打死。一时之间,长安城内人心惶惶。不知不觉间,田令孜已经完全控制了唐僖宗。每次和僖宗见面,田令孜都会准备两盘食物:一盘是时令果蔬,另一盘则是不断变化的点心。田令孜坐在小皇帝对面,一边说着前代旧闻轶事,各地景色风光;一边和皇帝共同消灭这些吃食。至于政事,他是不会谈的,自己处理就行了,当然小皇帝也不会问的。吃完了食物,君臣之间的谈话也告一段落。

  在田令孜的眼中,唐僖宗充其量就是个木偶,任由自己提线操纵。

  可悲的是,唐僖宗李儇不以当木偶为耻,反以为荣。以至于史家说其年幼无知,易被蒙骗蛊惑,称其为“童昏”。

  一流操盘手

  作为一个一流的操盘手,田令孜的最基本素质是对市场的把握具有前瞻性。还在唐僖宗为晋王之时,田令孜就把他当成潜力股培养。如今晋王成为皇帝,这也就意味着操盘手田令孜的牛市已经奔腾而来。他要的是回报,高额的回报。

  其实田令孜赚钱的手法算不上高明,无非就是鬻爵卖官,明码标价,童叟无欺。不管你是文盲还是流氓,只要出得起价钱,下到县丞、衙役,上至宰相、节度使,只要给钱就发号头。田令孜很讲究”职业道德”,只要他收了钱,他就千方百计给你办成事。无需告知唐僖宗,更不要等待吏部的诏赦。那些想当官的人踏破了门槛,通过田令孜当上宰相、节度使的人不计其数,而且形形色色,什么样的人都有。既有出身名门望族的宰相韦昭度,也有原是卖大饼的西川节度使陈敬碹。生意做到最后,除了宰相、节度使这类高官,就连一般芝麻绿豆大的小官,田令孜的官铺里也照样批发。他就信奉一个原则:生意无大小,捞钱无止尽。

  有一个叫李德权的人,这个人的父亲是田令孜的亲信,他二十多岁就跟随在田令孜的身边,深受田令孜的喜爱。于是一些官员就通过他的门路来巴结田令孜。几年之间,他就受贿成千上万,还做到了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右仆射的高官。但等到田令孜失势,树倒猢狲散,李德权一落千丈,后来竞沦落到乞讨为生。一个喂马的李姓老兵看他可怜,就认他做了干侄子。那个老兵死后,他没有别的出路,只好继承了老兵喂马的工作,认识他的人都叫他“看马李仆射”。原先的仆射只有看马的本事,可见田令孜任官完全是看关系与金钱,能力大小根本不予考虑。小皇帝把国事交给这么个“阿父”,后果很严重。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