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历史长河 > 史海钩沉 > 正文 >

古代小学与如今有何不同:读书不学好要挨打

2014-06-05 16:45:43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又到了开学的时候,许多学龄前的孩子都步入了人生的学习旅程。其实中国在四千多年前就拥有了学校,那么古代的小学,学习制度以及对学生的管理与现在有什么区别呢?

具体几岁入学,古人也视孩子的心智发育情况而定。甚至20岁读小学的都有。明魏校《庄渠遗书·渝民文》称,“凡为父兄者,如有子弟年六七岁至二十岁未冠者,俱要送入社学。”社学,即地方官府奉朝廷诏令所设的“乡村小学”。还有30多岁读小学的特例。据《魏书·刘兰传》,北魏人刘兰,便是“年三十余,始入小学”。

2、读书不学好会挨揍

古代对学生的管理较严厉,大多家长也认同“不打不成器”。读书不认真或学不好,被打板子、抽鞭子、罚跪如家常便饭。王充《论衡·自纪篇》称,“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可见,在汉代就流行体罚学生。

体罚在古代叫“挞罚”。到明代,挞罚为乡村小学普遍采用,连学生家人都跟着受罚。明黄佐《泰泉乡礼·乡校》中规定:“无故而逃学一次,罚诵书二百遍;二次,加朴挞,罚纸十张;三次,挞罚如前,仍罚其父兄。”

当然,也有的老师很人性,给“三好生”学生开“免打条”。明理学家沈鲤就主张,“学生勤学者、有进益者、守学规者,给免帖一纸,遇该责时,姑免一次”。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