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刹住“车轮腐败”?
事实上,公车改革在昆明、杭州等地已有过实践,然而,在不少网友看来,此前的公车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
“深圳的公车改革效果如何,还需观察。”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执行董事刘开明说,深圳公车改革应该建立起有效的监管机制,这种机制是自下而上的,发挥民众的监督力量,同时构建有效的投诉和举报机制,而且使用公车的费用和使用公车的人等相关资料一定要公开,做到透明化管理,对违反公务用车相关规定的公务员也要有相应的惩罚机制。
“公车没有了,领导或者领导单位的人员出行会不会把用车费用下移,会不会让基层单位派车或者租车也是一个问题,如下级为了讨好巴结上级,动不动租车接领导下基层,值得警惕。”一名在基层纪委工作的公务员表示。
受访专家表示,公车改革“动了既得利益的蛋糕”,肯定会遇到阻力,在向“车轮腐败”新一轮开刀的过程中,深圳车改应打破“应付式改革”的“怪圈”,多管齐下统筹协调,除了明确线路图,还要制定时间表,同时不断完善相关监督机制,建立更加公开透明的网络监管信息平台,探索引进汽车租赁公司等社会化服务模式,不断优化公车改革的路径,走出公车改革的“深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