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兰州市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出厂水及自流沟水样中苯含量严重超标,兰州市民争相抢购矿泉水。兰州市政府采取紧急应对措施,本报截稿时兰州自来水检测数据已接近正常。
应当说政府的这次反应是快的。但是这件事还是造成了远超兰州市界的影响。此事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国内公众对水污染的警惕,加重人们对政府环境安全承诺的怀疑。
兰州的这次饮用水污染事件本不应该发生。我们说不应该,是因为国内已经有过哈尔滨、赤峰等城市自来水污染的前车之鉴,而且就在一个月前,兰州市有过自来水受污染的“传言”,市政府当时做了辟谣,对“传谣者”做了处理。即使那次确是谣言,它也应是促成兰州市政府对全城饮用水安全提高警觉的一个机会。
尽管兰州市昨天反应很快,但它之前措施的缺位,使它的再快反应也是“慢的”。整个事件传递出一个信息,大城市的饮用水安全是有可能存在严重漏洞的,而且并非所有市政府在它们酿成严重危害之前,就有能力为堵住它们尽职尽责。
出事地政府的反应快了,这是进步。但出了事情后再挽救,这样的“饮用水安全”中国人已经无法接受。如果一个现代都会的自来水是否安全都要打上问号的话,那么人们就会质疑还有多少污染的不确定性在周围潜伏着。
值得一提的是,兰州的这次自来水污染发生在很多地方拒绝PX化工项目的敏感时期。由于兰州是中国西部的重化工城市,民间对这次污染的第一怀疑指向了化工厂。昨晚有消息传出污染主要是水厂内部清洗作业所致,但民间的怀疑肯定不会立刻消除。这件事成为呼应各地民众抵触PX项目的情绪的新元素,使这一中国紧缺基础性化工材料的生产立项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