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家的房子已建成20多年,和村子大多数人家翻新的二层小洋楼相比显得很破败。
因常年无人,院里枯草成堆,春风乍起,又给院子添了一份萧瑟。一进门,邢丕昌立马把门关上,用一根木棍将门顶住,然后他拿起一根木棍,使劲拨弄着,将通往房间的杂草拨向两边。
屋子里结满蜘蛛网,邢丕昌拉开落满灰尘的窗帘,让屋里透进一些光亮。墙上的相框里,只有一张没有撕干净的泛黄照片。照片里,邢丕昌和妻子抱着刚满周岁的小华满面笑容。
一个蛇皮袋里放着小华从小学到初中的书本。邢丕昌把东西倒出来,蹲下身子翻找,他想找到小华上学时的奖状和试卷,可找了半天一无所获。
在一本初三年级的语文练习册里,题目要求以“难忘的XX”为题作文,写出自己经历的一次挫折和教训。小华的作文题目让人有些难以理解:难忘的强迫。
文章中小华写到: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有一些事不能合自己的心意,我想不明白,我就是其中一个,这种事情对我而言可真是残酷无情,黑暗的社会,被自己所想的事所困扰。
文章中还说,老师让她当一名宿舍舍长,可班里没有任何女生同意。导致的结果就是,宿舍里的同学都不服从她管理,究其原因,“我才明白是因为我学习不好的缘故”,她要求老师把她撤了,“求你不要强加于我,让我把所有的心思放在学习中”。老师的评语就七个字:写出自己的心声。
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在写作文时竟然用到了“黑暗的社会”,这是我们先前没有想到的。文章最起码否定了邢丕昌之前的一个说法:我女儿从小到大每次考试都是班里的前两名。
邢丕昌说他从来没有看到这篇作文,他看看窗外,若有所思。
观点
受害者的沉默助长施暴者气焰
搜索发现,校园暴力事件,尤其是女生间的暴力事件不时引发全国关注。
女生为何变得如此暴戾?云南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李进参认为,女生暴力事件增多和近年来独生子女“中性化”有关。“身为女孩子,但却希望像男孩子那样变得强势,于是她们开始模仿男孩子抽烟、爆粗口甚至打人。”他说。
另外,除了施暴者的原因,受害者被欺负后多选择忍气吞声也是滋生校园暴力屡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多数学生遇到校园暴力后不敢告诉家长或老师,更不敢报警。”李进参说,正是受害者这种软弱的态度,助长了施暴者的气焰。
受害者这种软弱的态度,除了使自身财物遭受更多的损失外,还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更大的伤害:有的因校园暴力导致身体受伤而住院治疗;有的因过分恐惧而精神失常;有的性格发生变化,整天沉默寡言、孤僻古怪……这种伤害对他们来说是终生的。同时,由于精神长期处在恐惧状态中,他们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情绪不稳、心情压抑、学习积极性锐减。“更严重的,就是出现严重的精神疾病。小华就是鲜明的个案。”李进参说。
在他看来,如果任由校园暴力发展下去,无疑会在青少年中造成一种不良的暗示: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这是相当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