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下儿子后家庭陷入困境
十年前,豪豪的出生带有黑色幽默的味道。杜建民回忆说,1993年他从青海当兵回到西安时发现,当兵时长期艰苦训练,让自己落下了一身病,腰椎间盘突出、风湿病,最严重时连走路都成为问题,再加上自己并无一技之长,他只能靠蹬三轮这样的简单劳动来维持生计。
尽管生活很苦,但先后出生的大女儿和二儿子都很健康,没让两口子操心,总算是有点欣慰。时间来到2003年,看着村里人都去南方打工挣了钱,杜建民也有了外出打工的想法,恰巧身上老毛病突犯,错过了可以“翻身”的机会。
不久后,考虑到已经有两个孩子,杜建民计划着让妻子做结扎手术,以后也就不生了。杜建民回忆说:“记得那时候手术费只有75元钱,我们兜里恰好只有75元钱,当时一想,钱都做手术了,那我们连回家的路费就都没有了,想想就算了,没有做这个手术”。事后,杜建民感慨说,如果当时身上多出5元钱,我们就可能把手术做了,也就不会有豪豪了。
几个月后,杜建民的妻子突然发现意外怀孕了,此刻杜建民已经无钱让妻子流产,只能将孩子生下来。
孩子刚生下来还是给全家带来了快乐,“豪豪两岁时跟正常孩子一样,能叫爸爸妈妈,长得也好看,很逗人开心,”杜建民说,转眼间豪豪长到4岁时突然发现不会说话了,还非常的好动,经常无缘无故地哭闹。“一开始我们还以为娃听力有问题,有一次我用盆子在娃耳边用力敲了一下,结果孩子只是头转了一下,只顾自己玩,当时就感觉有问题了!”。
随后杜建民辗转去过省内多家大医院检查,医院确诊为脑发育不全引发的自闭症,尽管花费了数万元治疗,但遗憾的是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只能进行康复性训练,面对巨额的费用,杜建民只能托熟人开中药吃,每月的花费都要500元左右。
深度思考
自闭症家庭
缺乏相应保障和救助
对于豪豪的未来,杜建民坦言他不敢奢望什么,只希望孩子能健康长大,能够开口喊一声“爸爸”就已经很知足了,即使再贫穷也会给孩子创造好的条件。
如今,全家人每天的生活就是围绕着豪豪转:22岁的大女儿专门学习特殊教育,考虑将来能够帮助豪豪进行康复性训练;15岁的二儿子辍学在家,只为照看豪豪时能搭把手;杜建民的妻子因为生活压力过大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虽然近年来媒体持续关注,也有部分爱心人士进行了捐助,对于后期数额庞大的治疗费用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至今杜建民一家的低保没有解决,全家人的收入仅仅依靠杜建民跑摩的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