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山东卫视《山东新闻联播》报道,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动力。依靠创新,临沂中讯通科技电子公司就从一家小作坊,发展成明星科技企业。
微型石英晶体谐振器只有米粒大小,是读卡器、手机蓝牙等微电子线路的重要组成部件。它体积小,精度要求高,过去长期依赖进口。临沂中讯通多年研发,终于攻克了难题。
临沂中讯通科技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红亮表示:“我们生产的这种(谐振器)产品,目前是国内体积最小的,精度最高的,这个产品可以替代进口产品。”
目前,临沂中讯通谐振器生产规模居国内前三位,依靠这一拳头产品,每年就能拿到200多万元纯利。可几年前,企业还是一家地下室里的小作坊。
“抓紧组织人力资源,进行产品的研发,再进行设备更新,设备购置,增加了研发力度。”刘红亮说。为搞研发,刘红亮投入全部身家。借助政府200万元贴息贷款、120万元扶持资金,经过三年努力,临沂中讯通目前拥有了28项专利。在3000平米无尘车间里,企业自主研发的设备组成一条全自动生产线。公司研发的硬币清点机,也填补了国内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