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广泛运用于金融、电信、电商、航空、政府、乃至军工等高安全强度的单位的基石技术都来自美国。中国如何在国际互联网(也是美国互联网)上构建自主可控网络安全?如何界定我们的网络主权?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我国目前的网络安全是否由美国人在站岗?最近美国媒体沸沸扬扬的大事渲染报道,美国政府5月19日起诉5名中国军官“网络商业窃密”,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还发出附带照片的“通缉令”,“带头执法”的美国司法部煞有介事地称,这是美国政府首次就商业黑客罪起诉外国公务人员。美国媒体把兴奋点主要放在“对中国的公开点名和羞辱”上,这对于中国政府和普通中国人来说,无疑是重大挑衅。
那么先让我们看看美国的网络安全战略吧。
美国“棱镜门”事件曝光后,各个国家都将网络安全提升为国家安全战略;追根溯源,我们简单分析一下就知道“棱镜门”项目的曝光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美国的国家战略使然。
2005年,美国国防部在其《国防战略报告》中已明确表明,要把网络空间和陆、海、空、太空定义为同等重要、需要美国维持“决定性优势”的五大空间之一。美国近10年已经将网络安全由“政策”、“计划”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高度,并相继完善发布了《保护网络空间的国家战略》的正式版本,重点突出国家政府层面上的战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