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心:1984年春晚,香港歌手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一举成名,央视收到几麻袋的观众来信。接踵而至的港台歌曲铺天盖地:叶倩文“潇洒走一回”时,童安格在努力“把根留住”,谭咏麟依旧“难舍难分”……港台流行音乐从内容到形式再到商业运作都令内地观众耳目一新,再随着卡带式录音机和电影、电视、广播的普及,港台流行歌曲得天独厚地闯入千家万户,强烈地刺激了音乐界乃至整个社会,也激活了内地流行歌坛的生命力。图为1988年4月,张明敏在天津市人民体育馆作首次义演。
现场演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谭咏麟、张国荣、四大天王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香港演艺界明星开始在内地打响名号。尽管不时仍要面对“资产阶级精神污染”的污名,但对于当时内地的年轻人来说,香港明星与众不同的偶像气质,富于流行美学的形象和台风,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此外,与观众“亲密互动”这种前所未有的现场演出方式,更是奠定了今天内地娱乐消费市场蓬勃的“粉丝文化”。图为1994年,香港明星第一次在海南举办大型晚会,叶玉卿在演出时和观众握手。
四大天王:内地的70后和80后很少有人不知道香港的“四大天王”。在90年代的内地,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这四位1990年代香港娱乐界最受欢迎的男星,几乎就是整个香港娱乐圈的代名词。作为全面进军内地娱乐市场并取得辉煌成功的香港明星,四大天王将内地娱乐产业和文化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虽然此前也有邓丽君、谭咏麟等内地妇孺皆知的港台明星,但直到四大天王的出现,内地娱乐业才第一次有了影视歌全领域覆盖,并会专注内地市场的超级偶像。四大天王的内地之路至今仍是所有想在内地市场有所作为的港台明星必须学习的经验参考。图为1992年10月,出生在北京的黎明在天安门城楼前边歌边舞。当时,黎明在首都体育场举行了四场个人演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