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公司:在香港的中资公司曾是香港商界颇有神秘色彩的一个商业群体。在内地政治挂帅,外交因冷战而孤立,且计划经济密不透风的年代,这些中资公司以融入资本主义世界的方式,担负着内地与外界交往交流的管道功能。改革前的岁月,这些公司有时候自己也说不清到底是服务于政治,还是在投身简单的商业事业。而在内地改革开放后,驻港中资公司中的大部分,很快就转型为内地大型企业尤其是央企国企向海外扩张的桥头堡。图为1969年国庆期间,香港西环码头“团结起来争取更大胜利”和中资机构招商大厦“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的标语。在港英政府统治下的香港,每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时,中资机构及香港左派均会举办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
迟来的感谢: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第二年,在美国的强势主导下,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对中国实施全面封锁禁运的决议。英国政府紧随其后,禁止香港在内的英属地将13类物品输往中国大陆。此时,除了苏联援助外,香港的华商群体成为内地政府最重要的贸易尤其是战备物资采购管道。当年,霍英东甘冒人财两空的风险,积极参与禁运物资输送内地的业务,有力支持了前线所需。碍于种种原因,这段历史直到80年代后才逐渐公开,中国政府对霍英东的感谢也为此迟来了30多年。图为1990年2月,邓小平同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霍英东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