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义工:香港有着深厚的义工传统。据调查,超过20%的香港人担任过义工工作。如今,香港义工不再受地域的限制,而最大的义工输出地便是中国内地。在内地的贫困地区、灾区,以及大城市的弱势群体身边,总是能轻易找到香港义工的身影。为抢救玉树地震中被困孩子而牺牲的黄福荣便是一个典型代表。香港义工同时也催生着内地的义工组织。1990年6月,深圳义工组织诞生。截至目前,深圳义工组织注册义工超过26万名,累计组织超过300万人次参加义工服务。图为2010年4月30日,香港义工在玉树灾区搭建“心灵驿站”。
政府卖地:“招拍挂”,是今天内地广为人知的政府出让土地形式,这一形式的原型是香港政府的卖地体制。上世纪90年代,当内地开始着手进行房地产市场化改革的时候,学习的样板就是港府。将公用土地的出让权集中于政府,定期举行土地招拍挂,由地产商进行开发销售,香港这一模式的初衷是为了控制香港稀缺的土地资源流动,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价值。大陆政府学习这一模式的目的,一是保障土地国有的政治制度,二是通过出让土地使用权开辟财政收入来源。政府卖地的香港模式其效果至今仍有极大争议,事实上,虽然香港人口和资本密度都位居世界潜前列,但至今香港可开发土地总面积中,仍有七成左右在港府手中未予出让。对于地价贵如金的香港来说,这样的土地利用方式未必是最有效率的。图为2010年5月,香港特区政府举行本财政年度第二次土地公开拍卖,一块位于粉岭的土地以高出开拍价26.2%的成交价售出。香港的高房价,很大程度上因为其底价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