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社区 > 军事影视 > 正文 >

《1894甲午大海战》——难忘的还是那片深蓝

2014-06-09 09:06:21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影片从主角邓世昌的童年讲起,从尊重还原历史的角度,向世人揭示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该电影于2012年7月6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在封闭的大清帝国,能有人看到外面世界的竞争残酷,意识到海军的重要性的确实已属不易。但在建设海军的热潮中,全国上下却几乎没有人真正意识到海军的真正作用。由此看来,以保卫海岸为目的建成畸形的北洋舰队覆灭也是必然的事了。

在北洋舰队建成两年后的1890年,一位名叫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的美国海军上校完成了他那本盛行世界百余年而长久不衰的著作——《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在书中,他第一次较为系统的提出了“海权论”,严密论述了海洋的巨大作用。该书很快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巨大影响,英美法德等列强无不推崇备至,日本也不例外。甲午战争时,日本联合舰队的舰长们几乎是人手一册。参加过甲午战争并在后来的日俄战争中功勋卓著的日本海军名将秋山真之甚至就是马汉的亲传弟子。

“生产,具有交换产品的必须性;航运,借此交换才得以进行;殖民地,方便并扩大了航运行动,并通过大量建立安全区,对此进行保护。”“海权不仅包括海洋上的军事实力——他以武力统治着海洋或部分海洋,也涉及和平贸易与航运。唯其如此,才能自然而又健康地诞生一支海军舰队,才能使其稳如泰山。”按照马汉的海权观来审视,北洋舰队就是注定要倒塌的无根之木。尽管洋务运动中中国诞生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传统经济的解体随着列强的入侵也不断加剧,但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封闭性极强的小农经济依然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清政府建设海军只是以保卫海岸线,巩固统治为目的,根本没有内在的经济驱动力,诸如商船队的其他海权要素几乎是零。庞大而令对手胆寒的北洋舰队本质上与岸防炮台无异。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