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弹孔》不是《DA师》,对于一部谍战剧来讲,《弹孔》的叙事速度相对较慢,虽然在一些镜头的剪辑上很有《黎明之前》的味道,但大多数的时间里,我们看到的都是那种典型的红色片的风格。不是说红色片风格不好,对于四十岁以上的观众而言,这种视听语言大概是最舒服不过的,节奏不太快,开着电视的时候也可以不用太专心,有时即使落下几分钟也不会影响对后续剧情的理解。但对于年轻观众群而言,这样的速度显然会让他们不耐烦的拿起遥控器换台。
虽然《弹孔》的收视率飙红,但郑方南转型仍有些水土不服。改变和适应毕竟是一种痛苦而缓慢的过程。红色剧能否在商业规律下自主生存仍是一个未知的命题。像重庆电视台那样强制将所有节目都变成红色是行不通的。先不说是否将马屁拍在马腿上,单从一家电视台的生存来看,这都是鲁莽愚蠢之举。要红色,也要符合商业规律。《弹孔》在适应商业规律上作出了一些改变,但这种改变仅能算做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