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军林秘史 > 正文 >

朱元璋时代的“制武”

2014-06-07 16:15:54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起家靠的是军队;打天下、坐皇位靠的还是军队。朱元璋带了几乎一辈子兵,可以说深深知道军队的力量与厉害。正因为如此,他在登上帝位之后...

  不过要强调一下,朱元璋时期派太监监军,还只是监察的性质;前线军事统帅的战场指挥权、临机决断权,朱元璋并没有剥夺。可他本人不知道,他的后代子孙后来进一步发展了宦官监军制度,宦官的监军,变成了常设职位(应该是仁宗宣宗时期建立的制度),再加上文官、军队的武将,是“一军三帅”制;而那种制度下,武将权力被排在最末。一军三帅制,造成职业军人武将权力倍受打压、扭曲,直至战场指挥专权也被剥夺,干工作颇多掣肘,军事才能遭受打压。反之,如果监军的宦官是个懂军事的内行还好说,可惜实际情况正好相反,是外行指挥内行;这已经是兵家大忌。再加上腐败、任人唯亲、搞裙带,一个外行的宦官监军往往还要名正言顺的插手军队事物,安插或提拔更多的军事庸才。——明军土木堡惨败,就是这种弊端的明证(不懂军事的大宦官王振瞎指挥;朱祁镇也败家。如果是英国公张辅这样的职业名将亲自指挥,战局绝对不会那么窝囊,相反明军会获胜)!宦官监军制度,从后来的历史事实看,对明帝国的军事起的是负面作用,而非正面作用。嘉靖时期,宦官监军制度终于被废除。不想到了明末崇祯时期,皇帝认为身边没有可信任的人,又把这个宦官监军制度给捡回来了。事实证明,这个制度起的还是没什么好作用。至于建立战时国家体制,重新建立大都督府体制,以明末朝堂上的哪种乌烟瘴气的烂环境,根本就没能力去做了。

  朱元璋派遣宦官监军的做法,史书称“此内臣监军之始”。他自己又哪能想到,这个制度在他死后会逐渐走了样,直至坑害了明帝国的军事力量。(当然郑和、亦失哈这样的宦官极具才干,可那毕竟是个例)

  还有朱元璋建立的军户制度,因我在此之前的去年已经发过相关的帖子,这里就不再重复。不过看过那篇“明朝军卫制度”的文章后,观者就可以品味出,在“制武”的国家理念与制度下,明朝军队基层士兵与职业军人是个什么样的社会地位。

  朱元璋根本想不到,他创立的这一套限制军人、军队权力的“制武”制度,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中,随着时间发展,可说是一代代“发扬光大”,一代代缜密细致。而明帝国的武装力量,最终是一落千丈。与开国时期朝中军事人才、名将人才济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到了明末内忧外患之时,中央朝堂之上只有文官或阉党的派系争斗与无情倾轧;到了这个危急时刻,中央的军事决策层,竟然看不到一个职业军人、高级武将的身影。这一反差,简直就是历史的无情讽刺。朱元璋更想不到,自他开始创立的这一套“制武”制度,发展到后来竟成了上了锈的军事制度;成了打败仗的军事制度。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