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军林秘史 > 正文 >

84岁二战幸存者讲述犹太人最后的抗争经历

2014-06-07 16:12:07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4月19日上午10点,波兰首都华沙上空警报长鸣,教堂里钟声悠扬,车辆和行人静静地伫立在街上,整个城市都在为纪念70年前的华沙犹太人起义而默哀、致敬。

  这是场毫无悬念的战斗,他们不可能获胜,更不可能拯救犹太民族,但他们已没什么可失去的了。这里的犹太人明白,即使不战死在家中或居住区的下水道,他们也一定会被毒死在臭名昭着的死亡营,与其苟且偷生,不如反抗而死。

  “波兰人既不能,也不愿帮助他们不信任的犹太人”

  4年前,犹太人起义最后一名指挥官马雷克·埃尔德曼离世,生前他还清楚地记起他那群斗志昂扬的战士们,“那些小伙子和姑娘们一共220人,人不多,我还记得他们的名字和相貌”。

  他明白,一旦投入战斗,他就会死,但他无所畏惧。死就死,对他而言,这没什么大不了。他认为,他们至少可以以自己的方式,而不是纳粹的方式死亡。

  像华沙犹太区的很多居民那样,带着平静和尊严走向毒气室和万人坑,是死亡的另一种方式。但埃尔德曼相信,从枪林弹雨中闯出一条血路,虽更艰难,却更有意义。“纳粹分子想毁掉我们。我们的战斗就是为了保护犹太区的人们,让他们的生命得以延续,哪怕只有一天或两天。”

  他要“让世界明白,纳粹正在对波兰犹太人做些什么”。这是德国人入侵波兰以来,第一次大型武装反抗,正如华沙犹太历史学院主任安德烈·茨柏克沃斯基所说,“这次起义是对德国纳粹的第一次,也是最重要、最壮观的反抗斗争。”

  犹太区的最终惨痛结局,是1.3万人死亡,3万人被捕获、押往死亡集中营。埃尔德曼则与幸存的几个战友一道,沿着下水道,在深没口鼻的泥泞中逃离,虽然“谁也不相信我能活着出来”。

  不断地失业、找工作,还因戒严令被短暂拘留,埃尔德曼从没想过要离开波兰,因为“对于曾经历过那么多死亡的人来说,理当为命运承担更多责任”,而“当你在为6万人的生命负责时,你不会放弃对他们的记忆”。每年4月19日,他都会到战友的墓碑前,献上鲜花。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