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军工科技 > 正文 >

海陆空通吃:两栖舰艇演变史

2014-06-07 16:42:30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如同驱/护舰之间一样,两栖作战舰艇间的界限同样也在趋于模糊,上述几种功能总会或多或少的在一艘船上体现出来,所以,我们只能通过其功能上的侧重,来尽量准确的为其归类...

  压载水泵注、排水是一种传统的压载系统型式。重力注水、压载泵排水是最近意大利海军首创的新型压载系统。其坞舱甲板设置在设计水线以下,作业时打开坞舱门,海水自动注入坞舱,从而使坞舱的浸水速度大大加快;排水量, 首先关闭水密性能良好的艉门, 然后利用压载水泵将坞舱和压载水舱的水排乾。这种重力注水式坞舱比传统的浸水坞舱具有下列优点:

  减少压载水舱的容积和压载水泵的数量, 减少了功率消耗;减小舰的尺度, 降低造价;注水时间短、从而提高了舰的战术性能。

  坞舱前部需要通过斜面跳板过渡到车辆甲板,舟艇从自身跳板通过该斜面向车辆甲板靠近停靠,车辆自行由上层甲板通过跳板向车辆甲板移动,除车辆甲板外,飞行甲板在某些时候也会用于搭载车辆,同样由甲板间跳板构成到车辆甲板的移动通道。而车辆在舱内的转向,由于空间限制则需要依靠转向台来完成,通常,也可以在舷侧安置跳板。

  坞式两栖战舰对动力装置的要求较高, 除了保护工作可靠、生命力强、启动时间短、工冼转换快和经济性好外, 还应满足一些特殊要求。众所周知, 坞式两栖战舰都有一个大坞舱, 而且机舱往往都设在坞舱甲板下面, 使其对主机的高度要求比其他舰艇更为苛刻。另外, 登陆舰进坞必须在低速航态下进行, 故要求主机具有低速运行性能。

  与航母类似,考虑到兵力投送是在敌方威胁不太严重的区域展开,且自身是处在己方海军作战舰艇的控制范围之内,在武器配置上,LSD/LPD与LHA/LHD通常只是安装一些由于自身点防御的对空、对潜武器及电子/水声对抗设备,而随着空中威胁的加剧,近期建造的两栖战舰都重点增强了对空特别是对反舰导弹防御力量,例如点防空导弹以及一定数量的中、小口径速射炮。

  两栖舰上带些啥?

  两栖战舰艇的家族中,还有一群 “小字辈”的登陆艇。它们均由各类两栖舰所携带,在登陆作战中和直升机一起充当登陆第一线的运载工具:

  通用登陆艇(LCU),U代表多用途(Utility),是一种大型登陆艇,所以它的装载适应性也较大。以美国海军的现役LCU为例,艇长41.2米、宽8.8米、吃水1.9米,满载排水量375吨,航速11节。可载60吨级的坦克3辆,或l80吨作战物资,或混合装载坦克、车辆、重型装备和人员。此种登陆艇首、尾均设有吊门,当吊门放倒时可兼作跳板之用,货舱为首尾畅通式,驾驶室偏设于右舷。在两栖战舰坞舱内,坦克、车辆等可通过跳板自行驶人艇内;当坞舱内多艘艇首尾跳板相接时,坦克等可经由前艇的货舱自行进入后艇的货舱,使得装载作业十分方便快捷。

  机械化登陆艇(LCM),M表示机械化(Mechaniged),是一种运送坦克、装甲车、自行武器、推土机、压路机等机械化装备的专用登陆艇,属于中型登陆艇。此类艇的型号较多,但都大同小异。目前美国海军现役的主要是LCM8型;艇长22.5米、宽6.4米、吃水1.6米,满载排水量130吨,航速10节左右,可装载M60主战坦克1辆或60吨作战物资。对于此类登陆艇的航速一般不予苛求,如果再要提高则所花代价过高,其实更为重要的,则是它的耐波性、机动性和登退滩性能。为实现登滩使命,要求它能在汹涌的海面安全航行;在浅水、礁石区操纵灵活;艇首底部能易于搁滩,并可依靠自艇的动力方便退滩。如果登滩后的登陆艇,不能顺利退滩返回母舰,就不可能继续完成下一波后续部队及其装备的转驳、换乘,对整个登陆战役造成严重后果。

  车辆人员登陆艇(LCVP),V为车辆(Vehicle)、P为人员(Personnal)。该型艇较为轻小,一般存放在两栖战舰上甲板两舷的吊艇架上。美国的现役LCVP,艇长10.9米、宽3.2米、吃水1.1米,满载排水量13.5吨,航速9节。可装载36名登陆兵,或包括车辆在内的4吨物资。

  气垫登陆艇(LCAC),代号中AC系气垫船(Air Cushion)的缩写。LCAC为全垫升式气垫艇,所以既可在海面航行,又可在陆上行驶。美国的LCAC,艇长26.8米、宽14.3米、吃水0.9米(未垫升时),满载排水量约180吨,载重量75吨,可装载60吨主战坦克l辆及配编陆战队员,或其它装备、物资。航速高达40节,4倍于常规登陆艇的速度;而且垫升后水下物理场信号强度低,有利防雷;具有通过岩礁、沼泽、沟堑、战壕等自然或人为障碍的能力,据统计全球约有70%海岸适宜LCAC登陆,而常规登陆艇只有10-20%,气垫登陆艇的“可登陆地段”扩大了数倍;并能在母舰坞舱不灌水的情况下,只需打开尾门即可自由出人坞舱,这在战术使用上独具方便。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