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海飞向远洋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该团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越来越繁重。自1995年8月该团首派直升机出访俄罗斯始,他们先后随舰出访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航迹遍及世界五大洲三大洋。参与执行25次中外海上联演。
2006年,副团长李继辉随舰出访美加菲时,中美海军在美国西海岸开展了首次海上联合搜救演习。美军在一个划定的海区里,用一只小拖船模拟遇难船只,双方直升机同时升空进行搜索。
在一个较为广阔的海区上,在限定时间内,发现目标船只,而且海面上还有游船等其他船只,并非易事。李继辉的飞行高度离海面不到100米,这个高度对直升机飞行来说更为困难。进入特定海区不到20分钟,全凭目视,他先于美军5分钟19秒发现目标船只。美方指挥员、太平洋舰队第七支队支队长吉尔迪赞叹:“中国海军飞行员优异的飞行和海上救援能力,令人叹服。”
“那只船的舷号是‘731’,我到现在还记得。”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李继辉颇为得意。
他完全有得意的资本。服役20年,他执行过许多重大任务,如九七香港回归、出访亚非三国、出访澳新两国、实兵拉动演习等。亚丁湾护航,他就去过两次,其中参与第四批护航时,纯驻舰时间就达274天。
数据显示,自2009年开始参与执行亚丁湾护航任务以来,该团已8个批次执行亚丁湾护航任务,是海军航空兵部队出动人员、装备最多的部队,创下了中国海军护航史上20余个“首次”和“第一”。期间,曾出现了该团7个直升机组同时在亚丁湾海域执行任务的壮观场面。
副团长崔敖曾两次参加亚丁湾护航。回忆起2010年他第一次参加护航时,一天里两次紧急升空的经历,让他至今仍记忆犹新。
平时的飞行中,有一个完整的准备过程。然而在亚丁湾上,一切都变得非常态。比如直升机从出库到起飞,通常需要8分钟。而那天,崔敖3分钟就起飞了,“从来没这么快过”。因为,几十艘疑似海盗小艇,像狼群一样,向商船蜂拥而来。容不得丝毫的犹豫,他驾驶直升机,紧急升空。
对于当时已有17年飞行生涯的崔敖来说,“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这样的起飞是第一次”。说不紧张是假话。其时,在亚丁湾护航的各国军队中,也有直升机曾受到海盗袭击的情况发生。
“压力也是挑战。宁愿牺牲自己,也不能让商船被劫。”崔敖说。在编队的共同努力下,疑似海盗船只被驱离。结果,到了中午,又一次拉响了战斗警报。崔敖再一次紧急升空。有第一次实战的“垫底”,这次,崔敖从容多了。
参加第十二批护航的程文刚,深入索马里境内接护被海盗劫持19个月多的台湾籍“旭富一号”渔船26名船员的经历,更为惊心动魄。
这些船员在索马里某海岸被释放。而这个地点位于海盗经常出没地,他们随时可能再次被劫持为人质。
2012年7月17日一早,程文刚机组即将飞机出库,进入一等作战值班。在风力8级、浪高6米,前期派出的两艘小艇无法靠近的危急情况下,他们临危受命,冒着夜幕降临而且随时可能遭遇袭击的危险,直升机超条件强行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