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Model299原型机属于波音公司所有,所以漆上了民用注册号X-13372。机组编制8人,包括正副飞行员、投弹手、领航/无线电报员和四个炮手。机身上设置了四个流线形机枪炮塔,一个在机背靠近机翼后缘的位置,第二个在机腹机翼后缘之后的位置,后机身腰部两侧安装了各一个,机枪通过内部的支架自由转动,另外在透明的机鼻后还有一个附加机枪支架,每个支架可以安装一挺7.62毫米或12.7毫米机枪,所有机枪都是手动操作。Model299的内部弹舱可以容纳八枚272千克炸弹,最大载弹量2,176千克。
由于尾轮位置很低,升降舵放下时可以接触到地面。为了避免飞机停放在地面时升降舵遭受风吹拍打地面造成损坏,升降舵被锁在中间位置。在起飞之前,飞行员必须先解除锁定。
1935年7月28日,Model299在西雅图首飞,试飞员是波音的莱斯利.R.陶尔(LeslieR.Tower)。相传一个见过Model299试飞的记者在评论中使用了“飞行堡垒”这个词来描述这架外形庞大的家伙,于是“飞行堡垒”就流传了下来并成为B-17响当当的正式绰号。
改进
由于机腹下方遥控炮塔的实用性不佳,所以从第113架B-17E开始,本迪克斯的遥控炮塔被斯佩里的球形炮塔所取代。球形炮塔内部可供一个炮手蜷缩而坐,炮手通过左眼前方的瞄准具瞄准目标,使用操纵杆和脚踏板来控制炮塔的旋转俯仰。由于炮塔内部的空间非常狭小,规定腹部炮塔的炮手必须是小个子。炮手通过炮塔背后的舱门出入,这也是发生故障时的紧急逃生口。炮塔转到面朝下的位置,舱门可以从飞机内部打开时,炮手可以从飞机内进入炮塔;炮塔转成水平位置,舱门完全露出机身外手,炮手也可以从地面进入炮塔。但是炮手只要从地面进入炮塔后,这就意味着在起飞过程中他只能呆在里面,飞机在地面时炮塔的离地间隙只有38.1厘米,是不可能将炮塔转成朝下位置的。在离地仅38.1厘米的地方体验起飞或降落的感觉绝对不美妙的,并且一旦起落架出故障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大多数的炮手都选择在飞机升空后从机身内部进入炮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