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历史上真实的丘处机虽然并没有盖世的武功,但他却用自己的智慧,让中原百姓免受蒙古铁骑的蹂躏——凭着成吉思汗授予他的虎符玺书,丘处机师徒挽救了大批中原人。史书这样记载说:“由是为人奴者,得复为良。与濒死而得更生者,毋虑二三万人。中州人至今称道至之。”到忽必烈统一中国的时候,继丘处机执掌全真教的尹志平,还凭借丘处机留下的虎符玺书,庇护了很多人的生命和财产。
国难当头之时,一个新兴的道教宗派挺身而出,承担了存续文脉的工作,并尽己所能保护百姓,这种贡献,只能用功德无量来形容。此外,有人认为,丘处机的弟子李志常写的《长春真人西游记》一书,为后来吴承恩的《西游记》的创作提供了素材。
明朝开国功臣汤牙口为何不死在封建王朝中,开国功臣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除了魏征、张良等少数几个功成身退,其他开国功臣多命运悲惨。这一点,在朱元璋夺取政权后表现很突出。
徐达是明王朝开国功臣和朱元璋的十大结义兄弟之一,对朱元璋可谓死心塌地、忠心耿耿。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以示忠诚的徐达交出兵权,但依然没有逃脱其毒手。据说徐达得了背疽,朱元璋明知徐达不能吃鹅,仍然派人给他送来蒸鹅。徐达见了蒸鹅,流涕满面,吃完蒸鹅之后很快就死了。
在明王朝的开国功臣里,大多数人都如同徐达一样,下场很悲惨。
李善长、刘基、胡惟庸、蓝玉、叶升、冯胜、宋濂、傅友德……这些当初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老朋友,最后几乎被朱元璋斩尽杀绝了。
所谓“伴君如伴虎”,这话一点不假。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历朝如此,但明代尤甚。以上这些人,就是因为朱元璋过于猜忌刻薄而被杀的。但唯独有一人,在这场“浩劫”中幸免于难,此人就是信国公汤和。汤和能在九死一生的危险境地中独善其身,其中有什么奥妙吗?看看朱元璋屠杀功臣的理由就明白了。
对于朱元璋的屠杀行为,太子朱标深为不解,他向朱元璋进谏说:“陛下您杀大臣杀得太多,恐怕会伤了君臣间的和气。”朱元璋听后沉默不语。他命人将一根荆棘扔在地上,然后命令太子将荆棘捡起来。面对长满刺的荆棘,太子左右为难,不知朱元璋的意思,朱元璋意味深长地对朱标说:“这根荆棘你拿不起来,我替你将刺磨干净了,难道不好吗?现在我所杀的人,都是将来可能威胁到你做皇帝的人,我把他们除了,是在为你造莫大的福啊!”朱元璋杀功臣的理由很简单,无论是先立的太子朱标,还是后来立的太孙朱允炊,都为人仁厚,性格偏软,朱元璋当然不放心自己死后,还留下一帮战功赫赫的功臣了。因此在退位之前,有必要除掉这些功臣,为子孙后代的江山永固铺平道路,防止再出来个发动“陈桥兵变”的赵匡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