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亩的“爱家园”菜地,不仅能满足哨所自给,还能供应连队。胡疆介绍,当年,前辈们利用业余时间,改良盐碱地、挖渠饮水、自学种植技术,硬是在戈壁滩上种出了玉米、西瓜、哈密瓜和各类蔬菜。走进蔬菜大棚,更是让人大开眼界,西红柿、生菜、辣椒、茄子……开花的、挂果的,足足有十几个品种。
名叫水香湖的鱼塘,是哨所的一大看点。芦苇荡环绕四周,小桥穿过鱼塘,还有休闲亭、环湖路、蒙古包。每逢夏季,战士们垂钓、划船、散步、乘凉休闲自得。很长一段时间,哨所主要靠蜡烛、煤油灯照明。战士们发挥聪明才智,动手建起了楼兰发电站。如今,虽然电站已被太阳能供电版所取代,但战士们依然视它为珍宝。
红柳烤肉、拉条子、手抓饭、四川火锅,6名战士都有自己的拿手菜。徐东升说,“我们哨所就是一个家,但没有主内、主外之分,大家里外都是好手。”
很长一段时间,报纸是哨所了解信息的主要载体。因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经常是一张报纸翻一周,遇到恶劣天气,半个月连报纸都看不上。政工网的开通,架起了一座哨所通往外界的桥梁,哨所也不再是信息的“绝缘带”。
晚饭后,战士们唱起了卡拉OK。《咱当兵的人》、《说句心里话》、《马兰谣》、《祖国在我心中》,大家笑着、跳着,歌声回荡在空旷的戈壁滩。看着一张张灿烂的笑容,记者心里不由赞叹:能把苦嚼出甜来!战友们,你们不愧是雄性世界里的真汉子!